“安倍经济学”尚未成功

2020/08/29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明辞职之意,持续约7年半的“安倍经济学”迎来转折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仍看不到结束迹象,经济政策处于危机模式,依赖财政支出和货币宽松的格局仍在持续。安倍的政策支撑了长达5年零11个月的经济复苏和股价上涨,但将基于结构改革的增长力提高作为重大课题留下来。

 

    

      日本时间8月28日下午2点多,安倍的辞职之意传出后,在财务省负责应对国会的文书课的职员全体站起来。“不知道会怎样,只能提心吊胆地关注”,干部显示出严肃表情。2021年度最初预算编制的概算要求在9月底截止这一日程没有改变,但难以预测内阁成员和执政党高层人事调整带来的影响。

    

      日本继续依赖财政支出和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很大。倡导货币宽松、财政刺激和增长战略这“三支箭”,自2013年全面启动的“安倍经济学”带来的经济复苏已于2018年10月终结。再加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扩大,对“二支箭”的依赖进一步加强。

  

    

      日本政府扩张财政,国债发行增加,而日本银行则力争维持利率水平,持续买入国债。与“安倍经济学”启动之初有所不同的是,日本银行相继引进负利率政策等非传统手段,追加政策的选项正在减少。对财政依赖近一些加强,日本银行演变为辅助角色的可能性很大。


    

      在三支箭之中,增长战略并未成为“安倍经济学”的支柱。由于监管改革迟缓等原因,日本终身雇用等劳动惯例仍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人才并未充分转向增长领域。日本少子老龄化导致劳动力减少的趋势也没有改变。根据内阁府的推算,显示经济潜力的日本潜在增长率维持低于1%的水平。

   

      如果维持对财政的依赖,财政健全化也将进一步渐行渐远。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的2020年度补充预算中,纳入规模超过120万亿日元的财政支出,国家和地方的基础财政收支(PB)的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从2019年度的2.6%迅速提高至2020年度的12.8%。如果无法维持2025年度实现盈余的目标,由于国债的评级下降等原因,有可能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2012年12月为4.3%的完全失业率到2019年12月降至2.2%,但目前因新型冠状病毒对策的影响而转为了上升。在病毒感染长期化之际,如何将政策组合起来,避免经济的进一步恶化?在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面,摆在日本下一届政权面前的课题沉重。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