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税天堂”将消失?
2015/09/10
![]() |
随后将在11月举行的G20首脑会议上,由首脑等达成共识。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预计2016年以后推进国内法立法等。
此次敲定的是,避税天堂应对举措和确保透明性等主要分为4方面的总计15个项目。
关于避税天堂的应对举措,将设置新机制,向与没有实体的空壳公司的交易征税。部分跨国企业为转移专利等,在英属开曼群岛和摩纳哥设立空壳公司,再由总部通过向空壳公司支付专利使用费而降低企业收入,从而减轻税负。
根据新规则,在空壳公司未被认定存在实际业务活动之际,对于专利使用费等交易,将由总部所在的国家的税务当局进行征税。针对利用避税天堂,各国将引进相同规则,以形成企业的公平竞争条件。
此外,对于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也将采取对策。过去存在即使企业在进驻的国家拥有存储和配送库存的仓库、在当地也不被征税的情况,但今后将明确“在企业获得收益的国家和地区可适当征税”的原则。该原则设想的是在世界各地拥有配送用仓库、但在有些国家不缴纳法人税的美国亚马逊等电商企业。
![]() |
另外,为了提高企业节税政策的透明性,对企业进行指导的注册税务师等还将制定向当局进行报告的义务。
日本企业被认为不会采取积极的节税政策。日本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PwC)顾问冈田至康表示,“对于日本企业而言,优点是这将成为与各国企业同等竞争的条件”。
在G20上敲定节税防止政策,其目的是让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也加入框架中,进而确保实效性。虽然利用经由此次没有加入框架的东南亚及非洲各国的避税港可能是一条捷径,但G20计划呼吁对象外的其他国家也加入进来。
2008年雷曼危机后,各国的税收迅速减少。美国谷歌和星巴克等跨国企业的超越国境的过度节税政策一直备受关注。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