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把TPP谈判想的天真?
2014/10/28
由日美等12国参加的跨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谈判的部长级会议于27日通过共同声明后闭幕。各国原本希望在此次部长级会议上就“基本要素达成共识”,但共同声明中却仅仅表示谈判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谈判未能取得重大成果。日本经济财政与再生相甘利明谈判后表示,要在年内达成基本共识“形势十分严峻”。
围绕从未经历过的谈判进程,本应主导自由化进程的日美两国出现了重大误判。
如果直接将国内特定政治势力和行业的要求放到谈判桌上,在对方国家中很容易引发反对自由化的声音。如果日美两国持续对立,拘泥于调整局部利害冲突,新兴经济体很可能禁不住保护主义的诱惑,而从贸易自由化的谈判桌前离去。
![]() |
虽然TPP是自由贸易协定(FTA)的一种,但是谈判的进程与只需关注一个对象国的双边FTA具有本质区别。TPP方面,如果开放某种品目的市场,必须让所有参加国都从中获益。那么,到底要如何确保公平性呢?可以说,有关的谈判方式目前尚未确立。
例如在乳制品领域,不仅是美国,新西兰也力争扩大对日本的出口。不过,美国寻求对日本和加拿大扩大出口,而新西兰则希望保护本国市场。谈判非常复杂。
正因为如此,最初提出了“在所有品类上完全取消关税”这一最为简洁的原则。但是,由于要求将农产品排除在外的日本的参加,谈判难度进一步增加。
12个国家乘以数千个品类数,之后再乘以11个对象国。这种解答多元方程的作业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大功告成。习惯于竭尽全力进行双边博弈的美国以及一直盯着美国的日本对待多边谈判游戏时是否过于天真?
TPP经济圈(TPP参加国所组成的经济圈)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0%,区域内贸易额则占世界贸易的3分之1。在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的环太平洋地区,构建广域自由贸易圈意义重大。
目前世界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网罗整个地球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推进的自由化陷入停滞。世界需要新的增长动力。从久拖不决的TPP谈判的教训中可以学到什么?日美的智慧和领导能力受到考验。
(编辑委员 太田泰彦 悉尼)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