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稀土开发急刹车
2013/09/23
![]() |
日本丰田通商计划携手当地企业在印度东部推进稀土共同生产业务。原本计划自2012年起利用该业务每年提供3千~4千吨稀土,但目前仍未全面供货。该公司也承认,“推迟供货已是定局”。
此外,美国钼矿公司(Molycorp Inc.)也已经叫停了增产计划。该公司最初曾计划在2013年之内将年产能提高至4万吨,目前认为“稀土需求将持续疲软”。据预测,该公司在2013年下半年的产能将仅为约1万9千吨。
|
稀土开发热的降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日本在需求上的减少。日本曾占全球需求10%以上。据日本新金属协会统计,2012年日本国内稀土需求为1万4470吨,比2011年减少31%。尤其是用于磁铁和玻璃研磨材料的稀土下滑明显。
用于马达磁铁的中国产钕的对日出口价格在2011年7月曾上涨至每公斤460美元左右,达到2010年1月的12倍,但2013年6月已经下跌8成。到8月底,则降至90美元左右。
即便如此,需求仍未出现复苏迹象。这是因为需求者受价格上升影响,彻底削减了稀土使用量。日本中央硝子(Central Glass Co., Ltd.)采取了在工厂内重复利用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玻璃研磨材料等举措,进而将稀土新增采购量减少到了2010~2011年的6成左右。该公司表示,“即使价格暴涨趋于平稳,仍将继续削减稀土用量”。
另据日本商社称,磁铁厂商目前仍未消化2010~2011年采购的稀土库存,因此“新增需求正在减少”。
日本资源能源厅矿物资源课负责人表示,目前“(稀土采购)集中于中国一国非常危险。将继续寻找新的供应商”,但作为其前提的供求环境本身已经发生改变。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