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行情复苏,疫情让富裕阶层财富膨胀
2020/12/01
钻石市场开始恢复光芒。10月份的国际行情出现反弹,由于新冠疫情而暴跌的行情呈现触底企稳的迹象。较早解除封城措施的中国等需求在逐步复苏,大规模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也使得富裕阶层的购买力扩大。单价不断升高、最能体现财富价值的钻石正逐步迎来富裕阶层的购买资金。
![]() |
在10月5日的拍卖会上成交的100克拉超大钻石(C) 苏富比 |
全球钻石市场规模约800亿美元。从原石开采到抛光、珠宝店接待顾客,整个产业链都由人工完成,因此价值不断上涨。正因为如此,在限制人员和物品流动的疫情期间受到了格外显著的影响。
在疫情之前,每克拉已抛光钻石指标产品(色级F、净度VS1)的国际价格超过1万美元,今年6月跌至9400美元左右。但眼下出现反弹,已恢复到9600美元左右,钻石市场正逐步走出行情最恶化阶段。
从事宝石鉴定的Jewelry Advisor and Gallery公司代表原田信之指出:“以最早解除封城措施的中国为中心,需求正逐步复苏”。
为重振因疫情而下滑的经济,各国都在实施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也是行情走高的原因之一。由于货币宽松带来股价上涨,使得持有大量金融资产的富裕阶层财富膨胀。
在雷曼危机后的货币宽松政策下,也曾出现过富裕阶层的资金流向钻石市场的局面。5克拉以上等大粒径钻石的价格已经比2000年底上涨2.5~3倍。据英国财政研究所(IFS)披露,超富裕阶层同样也由于疫情而出现资产增长。
进口销售“Royal Asscher”等品牌珠宝的内原集团社长内原一郎表示,“从9月开始接到数百万~数千万日元昂贵产品的订单”。他认为“也许是富裕阶层无法把钱花在海外旅行上,于是开始转为以钻石等昂贵商品为中心的消费”。
粉钻、蓝钻、大粒径钻石的拍卖市场也在逐步恢复生机。近年来日本富裕阶层的参与比较显眼。
10月5日,大型拍卖行香港苏富比进行了在线拍卖,推出的是超过100克拉的大粒径钻石。以今年最高价1.2亿港元买下的就是日本人。
![]() |
香港苏富比珠宝部负责人于文浩表示,过去几年间,多个最高等级珠宝都被日本收藏者买走,钻石可进行国际交易,也可由后代继承,对其保值属性的关注正不断提高。
自日本央行2013年提出摆脱通货紧缩的目标后,日本持续实施大规模量化宽松。据野村综合研究所估计,金融资产减去负债的净金融资产在5亿日元以上的超富裕阶层在2017年达到8.4万个家庭,与2013年相比增加约3万个家庭,资产总额也增加了15%。
由于疫情后的资金供应,目前全球主要央行的宽松规模远远高于雷曼危机时。膨胀的宽松资金有可能再次推升钻石行情。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浜美佐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