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价格创下1年4个月来的高点

2019/10/16


       大豆的国际行情快速上涨,美国芝加哥市场的大豆期货1014日的收盘价创下约14个月来的高点。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表明在与中国的贸易磋商中达成部分协议,由于对中美摩擦缓和的期待,大豆期货迎来了买盘。此外,美国大豆收获量减少的预期也推高了价格。大豆价格上涨似乎还对日本国内产生影响,或将成为饲料和食用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大豆价格受中美摩擦影响(reuters)

 

       芝加哥的大豆期货(成交额最高的期满月份)14日的收盘价为1蒲式耳9.4美元。较上周初期上涨近3%,创下约14个月来的最高点。

 

       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市场对中美贸易摩擦缓和的期待。中美两国政府在截至11日的贸易磋商中,就农产品等特定领域达成部分协议。今后中国被认为将从美国进口价值400亿美元到500亿美元的大豆和猪肉等农产品。

 

       中国的大豆需求占全球大豆需求的近3成,伊藤忠商事旗下Food Management Support公司的本部长服部秀城表示,“尽管是部分协议,市场也表示欢迎”。

 

       此外,上周美国农业部发布的谷物需求报告也是原因之一。美国农业部预计美国2019~2020谷物年度的大豆单产为每英亩46.9蒲式耳,较上个月的预期有所下调。下调幅度超过此前预期,市场意识到大豆供需将趋紧。

    

       容易与大豆价格联动的玉米的国际行情也受寒潮影响出现上涨,这也对大豆价格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最大的玉米供应国美国,主要谷物产地中西部地区上周末遭遇了降雪和霜。有声音担忧玉米的收成恶化以及收获期推迟,玉米的芝加哥期货(成交额最高的期限月份)价格大幅上涨,一度时隔2个月再次上涨至1蒲式耳4美元以上。这也成为大豆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虽然当前大豆行情表现坚挺,但能否进一步上涨充满不确定性因素。中美部分协议的具体内容不明,由于过去也曾多次暂时休战,不少观点认为达成协议还需要一些时间。服部秀城表示,“预计上涨至中美贸易摩擦前的1蒲式耳10美元左右的水平还需要一些时间”。

 

       大豆和玉米的价格上涨或日本国内产生影响。在日本,作为畜产配合饲料(按配方把多种不同来源的饲料依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饲料)原料的大豆和玉米主要依赖进口。日本全国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9月下调了10~12月配合饲料的价格。主要原因是大豆和玉米等主要原料的价格出现下跌。如果谷物的国际价格居高不下,20201~3月的配合饲料价格可能被上调。

 

       以大豆和油菜籽为原料的食用油方面,大型生产商有可能上调食用油的价格。各食用油生产商20193月以大豆和油菜籽价格上涨和运费成本上涨为由,上调了价格,但幅度似乎较小。如果大豆的国际价格进一步上涨,可能再次提价。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