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铜进口有变,为应对中美对立长期化?
2019/06/13
铜的行情变化会先行反映出世界经济情况。与铜的国际价格同样备受关注的还有中国的铜的进口统计数据。中国的铜产品进口量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减少,反映了经济的变化。而作为铜产品主要原料的铜矿石的进口则出现增加。这弥补了铜废料进口量因环保限制而减少的部分,但也体现出中国着眼于中美对立走向长期化而希望实现从矿石到铜产品的一条龙生产。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铜需求量占全球的5成。仅靠本国生产无法满足需求,中国一直从海外进口用于汽车、家电和智能手机零部件的铜产品,从日本或欧美进口铜废料进行再利用。如今这一进口动向出现变化的迹象。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中国1~4月铜产品的累计进口量约为15万吨,同比减少16%。用于建材的电线及制造业零部件的铜产品需求此前保持增长,但是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当前呈减少趋势。中国2018年的新车销量时隔28年同比下滑,汽车厂商减少零部件采购的动作似乎出现扩大。
美国计划发动第4轮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上调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品的关税。铜需求会下滑的担忧升温,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3个月期货6月7日的价格为1吨5799美元,创下5个月来的最低水平。
![]() |
另一方面,观察铜产品的主要原料铜矿石会发现,中国的进口量正稳步增加。1~4月矿石・精矿的累计进口量为726万吨,同比增加17%。什么在铜产品需求下滑的情况下,为原料的进口量却在增加呢?原因之一是中国政府强化环保限制。
中国政府从2017年开始强化环保对策,分阶段限制有色金属废料等的进口。2018年12月之后禁止进口混入大量废料、铜分含量较少的低级废电线。1~4月铜废碎料的进口量为51万吨,同比减少了30%。
日本有色金属商社三报物产的社长山口寿表示,“难以采购废料的中国有色金属厂商等正在增加原料矿石的采购”。中国政府将从7月开始对品级较好的铜废料实行进口许可制。预计铜废料的进口量将进一步受到限制。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中国与以高科技领域为主战场的美国之间的对立也促使铜进口结构发生变化。
![]() |
江苏省的工厂(资料图,reuters) |
美国商务部以安全保障为由,事实上禁止向华为技术出口美国产品。停止向华为提供零部件的动作向全球企业扩大。
对中国来说,无法从海外采购电子零部件等产品可能导致供应链断裂。瑞穗银行金融衍生品营业部的能见真行表示,“今后在中国国内,很可能向用原料自行制造零部件转变”。比起进口铜产品和废料,中国企业力争实现从原料到铜产品的一条龙生产,实现稳定采购。这一变化可能促使矿石的需求增加。
除了环境问题外,“世界工厂”中国还面临着中美对立和经济下行的风险。铜进口结构的变化或许正悄悄地反映出中国的变化。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桝田大晖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