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联袂下跌,大豆创10年半以来新低
2019/05/09
国际大宗商品行情正在联袂下跌。受美国表示提高对华惩罚性关税的影响,大豆5月6日一度创出约10年半以来的新低。有色金属铜表现低迷,此前维持涨势的原油也上涨乏力。显示国际大宗商品综合价格波动的指数降至3个月以来最低水平。中美贸易摩擦的改善预期降温,全球需求减少的隐忧正在拉低广泛大宗商品的行情。
很多国际大宗商品受到中美关税改善预期和中国经济刺激措施的推动,自年初起出现上涨,但由于中美贸易谈判长期化等原因,4月之后以有色金属和谷物为中心,调整趋势加强。美国总统特朗普5日表示提高对华关税,下行压力出现加强。
作为国际大宗商品指数,汤姆森路透社核心大宗商品CRB指数7日降至179.49,降至3个月以来最低水平。比创出最近高点的4月22日(187.92)下降4.5%。
大幅下降的是大豆。美国芝加哥期货(近期合约)在6日的交易中一度跌至1蒲式耳8.04美元,创出2008年12月以来的新低。7日有所反弹,但与年初相比仍下跌约1成。
![]() |
![]() |
中国2018年对美国产大豆征收了报复性关税。尽管多次举行贸易谈判,但美国产农产品的进口没有明显增加,日本Green County公司的代表大本尚之表示“由于此次特朗普总统的发言,中国需求复苏预期进一步降温”。
中国增加采购的巴西产大豆也面临丰收预期,伊藤忠商事旗下的Food Management Support Corporation的本部长服部秀城认为“美国产的需求很难迅速恢复”。
对全球经济敏感的有色金属自4月下旬起呈现下跌趋势。以铜为例,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3个月期货5月1日降至每吨6235美元,创出2个半月以来新低。芝加哥采购经理人协会发布的4月景气指数降至2年零3个月以来最低水平,需求减少已被意识到。
宣布对华关税提高之后的7日继续下跌,截至8日正午跌至6200美元左右。与4月中旬相比下跌约5%。
此外,因美国对伊朗产原油全面禁运等供给减少隐忧而上涨的原油也出现触及天花板的迹象。
纽约市场的WTI(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在5日的盘前盘后交易中,一度跌至每桶60.04美元,时隔约1个月创出新低。随后一度反弹,但7日降至61.40美元,较前一日下跌0.85美元。瑞穗综合研究所的主任经济学家井上淳表示:“经济减速风险被意识到,上涨压力日趋沉重”。
另一方面,因股价下跌导致避险而得到买入的是被视为“安全资产”的黄金。纽约期货在北京时间8日的盘前盘后交易中涨至每盎司1289美元左右,保持坚挺。不过,在1~2日的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上,美国经济的强劲得到确认,降息预期降温,黄金也面临利空因素。
但野村证券的高级经济学家大越龙文认为“世界经济虽然在减速,但还在保持增长,原油等原燃料需求表现坚挺”,认为很多大宗商品的行情比股价抢先一步进入了调整,因此下跌余地或将有限。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