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掀起反恐技术开发热
2014/06/19
![]() |
大阪大学试制成功的可搬运型毒气的检测装置,可以检测沙林等毒气 |
此项技术连出现在监控摄像头角落里的很小的面部图像也可以看清,可帮助力反恐和追踪犯人等。本年度就将投入使用,面向警方等销售。
大阪大学教授民谷荣一等成功试制出了可在5~15分钟内检测出沙林毒气、VX毒气及生化武器——炭疽杆菌的装置。该装置重25公斤,形似箱子,由消防人员搬运到现场使用。
![]() |
该装置有助于在事故现场确定有毒物质,防止二次受害,以及救助受害人员、帮助居民避难等。该项技术将与企业联手实现轻量化,并于2016年度投入使用。
京都大学教授大垣英明等开发出了一种核物质检测技术,可发现藏于集装箱中的核武器原料——铀。利用放射线——伽马射线照射,1公斤的铀10分钟就可找到。该大学首先成功试制出了照射装置。可在港口和机场防止核物质被带入境。
建设防止犯罪和恐怖袭击发生的安全社会也是日本政府的一大课题。为此,日本政府考虑通过对研发提供支援,普及以下的技术。即可高精度分析炸药等成分的技术、轻量且便于穿戴的化学防护服、可识破隐藏携带凶器的图像技术等。据调查公司富士经济预测,2016年日本国内的图像处理等安全相关设备及服务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239亿日元,较2012年增长9%。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