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将开发超小型卫星开拓民用市场
2013/11/15
|
IHI计划开发的超小型卫星重量仅为50~100千克,据称大小将和纸板箱差不多。最快将在明年初启动试验性制造并展开销售活动。与被用于气象观测、播放通信的大型卫星(重约2吨)以及中小型卫星(重约1吨)相比,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仅在卫星上搭载图像拍摄等特定的功能。
目前日本国内航天机械产业的市场规模约为26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9.96亿元)左右。其中9成以上与政府相关,和欧洲厂商等相比,民用需求的开拓踏步不前。大型卫星本体价格高达100亿日元,而相比之下超小型卫星仅为5亿日元左右。而对于客户企业来说,通过卫星观测获得的大量数据将可以灵活应用于商务活动。
![]() |
今年9月发射的艾普斯龙1号机搭载了小型行星观测卫星,发射费用为53亿日元。今后2号机的发射费用有望降至38亿日元,而2017年投入量产后更可压缩至30亿日元。按预计,客户企业负担的包括卫星和发射费用在内的总费用约为8亿~9亿日元。目前,即使使用海外的廉价小型火箭发射,总费用也将达到50亿日元左右。
IHI去年收购了擅长生产人工卫星用摄像头的厂商日本明星电气。该公司生产的摄像头等设备不仅可以承受搭载在卫星上时的温度和振动等苛刻条件,还实现了小型化。因此,IHI本次开发的超小型卫星将实现从上空500千米的宇宙空间拍摄方圆1公里的地面,在性能上达到超小型卫星领域的全球最高水平。该卫星甚至还可以确认汽车的形状,掌握交通拥堵状况。
如果将卫星上的摄像头替换成传感器,还可以实现测定地表的温度。不仅可以掌握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土地养分的状况,还可以在非洲等未开发地区进行资源勘探。另外还有望在海啸、台风以及森林火灾监测等领域从新兴市场国家获得需求。
IHI还计划自行发射卫星,收集气象和交通状况等观测信息,然后作为大数据销售给软件公司。目前IHI的航天业务的销售额约为500亿日元。今后计划通过销售卫星和数据业务等将销售额提高至800亿日元左右。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