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时间由遗传基因调节?

2013/09/27


     日本筑波大学教授柳泽正史等与日本理化研究所组成的研究组在使用老鼠的实验中发现了用于调节睡眠时间的遗传基因。据称,这样的基因至少有2种。研究组认为人类也携带着同样的遗传基因。为何有的人不保证长时间睡眠就会没有精神,而有的人只需短时间的睡眠也无大碍的谜团可能也会因此解开。这项研究今后或许还有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睡眠障碍。

链接:赖床者秘笈
我从小就赖床,有时睡8个多小时,早上仍哈欠连天,有时睡很短却精神气爽。我借来测量睡眠状态的仪器寻找到了一个秘笈……
     即使是同一种类的动物,睡眠时间的长短也会因个体而异。研究人员认为,睡眠时间极端长或者短的个体也许携带着与通常个体不同的遗传基因。

     研究组在实验中,促使老鼠的遗传基因随机发生突然变异,然后对老鼠的脑电波以及肌肉活动进行测定,从而分析其睡眠状态。

     研究组对其中6000只睡眠发生异常的老鼠进行了分析,并发现了10个家族的老鼠的遗传基因存在异常。他们对这10个家族的老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在2个家族中发现了各异的遗传基因,其表现即为睡眠时间极端长等。

     柳泽教授分析称,“这就是对控制睡眠时间起着核心作用的遗传基因”,并指出如果对剩余的8个家族的遗传基因进一步解析的话,还有可能发现与睡眠长短有关的其他基因。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