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开发人工胰脏,AI分析血糖自动注射胰岛素

2021/06/16


      日本医疗设备厂商泰尔茂(TERUMO)正在开发不需要自己注射糖尿病胰岛素的系统。这一系统将联动粘在身上的血糖仪与胰岛素泵,通过人工智能(AI)分析血糖值等信息,以最合适的剂量自动给患者注入胰岛素。不过,从整个日本来看,医疗领域的数字化尚处在发展途中,原因是依然存在很多制度等壁垒。

           

  

      泰尔茂正在开发的是“人工胰脏”。针对的是从拇指等采血以测量血糖值、每天需要注射几次胰岛素的1型糖尿病患者。

   

      泰尔茂开发的系统通过将小型血糖仪粘在患者的上臂等部位,利用极细的针采集体液每隔5分钟自动测量血糖值。结合血糖数据与智能手机型终端管理的饮食及运动信息,AI会计算出最合适的胰岛素剂量。贴在腹部的“胰岛素泵”收到计算结果,就像真正的胰脏分泌胰岛素那样,持续自动给患者注入胰岛素。

  

      关于胰岛素的注射,只要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就自己就可以自行注射。泰尔茂的胰岛素泵的单个设备已获得日本的药事批准,并从2018年开始在该国国内销售。只要提前输入需要的胰岛素剂量等,一到设定好的时间就会自动注射。今后设想的目标是AI自动控制的系统获得批准并适用保险,几年内实现实用化。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预测,全球糖尿病患者到2030年将由2019年的4亿6300万人增至5亿7800万人。1型糖尿病一般被认为占5~10%。

    

      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频繁采血和注射胰岛素,治疗就是与疼痛做斗争。每月去一次医院也成为患者的负担。

  

      人工胰脏不仅可以将患者从自己注射的痛苦中解放出来,还有望提高血糖管理的准确度,减少并发症风险。血糖值及用药的详细履历管理可以提高治疗质量。如果通过网络能与医生共享数据,则可以与在线诊疗相结合,减少去医院的次数,还可能有利于提高医疗效率及降低医疗费。

  

      泰尔茂社长佐藤慎次郎表示“我们将提供通过AI和云技术活用患者数据的解决方案”。该公司的目标是实现从只销售医疗器械转向通过医院继续为患者提供支援来获取利润的业务转型。人工胰脏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背景是医疗行业的环境变化。美国苹果为手表型终端“Apple Watch”配备了心电图功能。谷歌与美国医院大型运营商合作等,围绕数据运用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据印度调查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称,到2025年,将IoT(物联网)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882亿美元,扩大至2020年的2.6倍。

     

   

      面对这种竞争,泰尔茂会如何发起挑战呢?该公司数字化转型(DX)推进室室长大森真二认为“GAFA(谷歌、苹果、Facebook、亚马逊)也很难接近并获得人体内的数据”。因此,该公司探索了发挥自身优势来利用数据的道路。

 

      泰尔茂的优势在于通过医疗器械来掌握患者数据的入口和出口。以人工胰脏为例,胰岛素注射泵就相当于出口。虽然也有海外企业开发出人工胰脏,但小型粘贴式产品为泰尔茂独有。

 

      在粘贴于手臂上的血糖测量仪和数据分析算法等方面,泰尔茂与日本国内外的初创企业开展了合作。计划以自身优势为中心扩大合作,到2030年度,将目前200亿日元左右的糖尿病业务规模扩大到500亿日元。

  

      泰尔茂还打算在销售额占比4成以上的导管(医用细管)等领域推进数据的运用。该公司常务执行董事鲛岛光表示“将从点对点的竞争转向线对线竞争”。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