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发表转向,打造世界级期刊?
2020/08/04
在世界各国积极推进科技研发的背景下,将明显改变学术论文发表状况的趋势正在发生。中国此前重视在英美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甚至向研究人员发放奖金,但如今改变了方针。美国也朝着让任何人都能迅速免费阅读获政府资助的研究成果的方向展开探索。中美两个大国的行动或将对日本的科技研究造成影响。
中国教育部和科技部2020年2月向大学等发出通知,要求调整论文评估方式。中国政府此前鼓励在英国《自然》、美国《科学》等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直向发表受关注文章的科学家发放奖金。由于这种奖励政策,来自中国的学术论文出现激增。另一方面,被撤回的论文也在增加,有声音指出论文存在粗制滥造。
![]() |
在国际上获得高度评价的学术期刊《科学》和《自然》 |
新方针要求在评价研究人员时,不仅是向国际知名期刊投稿,包括向专业领域重要学术期刊和中国国内的期刊投稿在内,要进行均衡评价。评价关系到研究经费的申请和岗位晋升等,有分析认为如果彻底调整评价方式,中国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的舞台将随之改变。
日本国立情报研究所的准教授船守美穗表示“这是很大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似乎希望抑制向欧美期刊支付版面费发表论文,以提升国内期刊的水平”。
![]() |
获得《自然》杂志等刊登的论文的关注度高,经常被很多后续论文引用。论文的引用次数被称为“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显示学术期刊影响力大小的指标。
中国的学术论文被认为在数量上显示出追赶美国的势头,在质量上也显著提高。中国政府之所以改变方针,被认为是希望在国内培育迈向世界的论文期刊(英文期刊),名副其实地成为科学大国。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仓田敬子表示“虽然能从中国国内收集到优秀论文,但能否吸引全球的优秀论文呢?今后关注的是能否打造中国版《自然》这样的学术期刊”。
日本国内此前有声音表示,应打造影响力匹敌《自然》杂志的日本学术期刊,但目前并未实现。仓田教授表示“中国正试图做日本想做的事情”。
另一方面,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向主要学术论文期刊的出版社提出,接受政府资助的研究成果要在出版后让任何人都能立即阅读,将推进论文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此前在出版1年之后才录入公共数据库,让任何人都能获取,现在要求立即开放。
欧洲也开始积极探讨论文的开放获取。欧洲多家研究资助机构要求出版社让接受公共支援的研究成果自由流通。要在期刊上发表论文,投稿时研究人员支付版面费的做法成为焦点。受到研究资助机构的请求,以荷兰爱思唯尔(Elsevier)为代表的大型出版社正在推进从“订阅费模式”向“版面费模式”转变。如果能在订阅费和研究人员承担的版面费之间形成平衡,研究资助方的负担将不会增加。
![]() |
美国部分知名大学此前也推进了论文开放获取的讨论。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的提案将明显推动全美国迈向论文开放的趋势。京都大学教授、图书馆机构负责人引原隆士表示,“随着举国应对新冠疫情,包括购买学术期刊在内的科研资金的前景难以预料。围绕开放获取的讨论能否取得进展仍不明朗”。据称出版社方面强烈反对美国政府的行动。
这种趋势无法忽视的原因是,在欧美主要国家和大型出版社转向论文开放获取时,日本的研究人员有可能处于不利地位。要在支持论文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成果,日本研究人员必须支付版面费。版面费平均约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33万元),知名期刊则在80万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5.32万元),苦于研究费用被削减的大学研究室无力承担。日本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的舞台有可能在事实上被剥夺。
另一方面,对日本的研究资助机构和大学来说,如果为了订阅主要期刊继向出版社支付费用,有可能会发生双重付费的情况。
日本的研究资助机构和大学有必要尽快讨论如何应对论文开放化,如何改变与出版社的协议。如果在国家层面不能明确应对学术信息流通变化的方针,日本研究人员与其他国家相比有可能处于不利地位。
论文作为研究人员之间的信息流通手段,承担了巨大作用。全球的科学研究日益活跃,论文也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出版社日渐形成垄断化。论文出版的理想状态正在受到考验。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滝顺一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 相关新闻
-
- 中美尖端技术争夺有各自优势领域
- “平成”时代,日本哪些论文被大量引用?
- 日本诺奖获奖潮的背后
- 亚洲大学排名:清华居首,东大第7
- 优秀论文作者人数:中国第2 日本第11
- 中美领跑受关注论文排名 日本份额下降
- 创新攻防(上)中美资金雄厚,日本危机感
- 创新攻防(中) 日本面临诺奖消失危机
- 创新攻防(下)日本缺乏“明星研究员”
- 日本科研危机盘点(1)中美研发费领跑
- 日本科研危机盘点(2)年轻研究人员减少
- 日本科研危机盘点(3)女性研究人员比率低
- 日本科研危机盘点(4)博士减少
- 日本科研危机盘点(5)在美读研人数远逊中国
- 日本科研危机盘点(6)国际合著论文不及欧美
- 日本科研危机盘点(7)优势领域被中国追赶
- 日本科研危机盘点(8)与美国合著论文少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