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机能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变革?

2019/10/24


       作为继人工智能(AI)等之后的革新性技术而受到期待的量子计算机“超越超级计算机的日子”到来。美国谷歌宣布成功完成了实验,验证此前属于理论概念的量子计算机性能、迅速解答了最尖端超算需要1万年的问题。美国IBM等也积极推进研究。迅速的进步迟早将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运算能力。这其中蕴藏着通过活用AI和预测金融市场风险等给社会带来破坏性创新的可能性。

 

由谷歌开发的芯片

 

       谷歌在10月23日的英国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了成果,表示实现了“量子霸权”。谷歌的量子计算机用时320秒解出了最尖端的超级计算机需要约1万年的计算问题。

 

       量子霸权指的是量子计算机解决对传统计算机而言较为困难的运算问题的性能。谷歌被认为在全球首次实际验证了理论上高于超算的运算能力。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的研究员嶋田义皓表示,“将是载入教科书的水平,是名留青史的成果”。

 

       量子计算机根据“量子力学”这一物理法则运行。以往的计算机以“0”或“1”表示信息,而量子力学的世界可以出现“既是0也是1”的特殊状态。

 

       通过采用这种机制的计算单位“量子比特(quantum bit)”,量子计算机能批量处理庞大的信息。运算次数大幅减少,时间显著缩短。谷歌此次以制造随机数的计算验证了高于超算的性能。

 

       谷歌等启动量子计算机的研究,是因为传统计算机基于半导体微细加工的性能提高开始面临极限。随着AI等的问世,需要能处理庞大数据的计算机。

 

       达到50~100量子比特,开发正在转向“噪声中等规模量子(NISQ)”计算机。虽然尚无法用于广泛运算,但越来越多观点期待能改变经济、产业和社会。

 

      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

 

       由于运算能力不足而未能解决的难题很多。例如缓解城市地区的交通拥堵。现在,无数的车辆按各自的情况行驶,引发交通拥堵。短时间计算每辆车的行驶路线较为困难。如果使用量子计算机、向每辆车提出“不会引发交通拥堵的最佳路线”,有助于缓解拥堵。

 


 

       此外,基于AI的图像和语言等的处理也能缩短时间和节能。发挥量子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还将推动根据个人体质而分别制造药物的新型医疗诞生。

 

 

       IBM积极开拓量子计算机的“用途”。2016年该公司经由云平台向外部用户公开了量子计算机。除了全世界超过15万的注册用户之外,IBM还与德国戴姆勒和美国摩根大通等近80家企业等携手推进研究。

 

       在日本,IBM在庆应义塾大学设有合作基地,有银行和大型化学企业参加,如火如荼地开展划时代的药物、原材料的开发和金融市场风险预测等研究。

 

      存在密码被破解的风险

 

       不过,量子计算机带来的不仅仅是“光”。革新性技术有时会成为威胁。量子计算机被指出存在令网络社会从根本上动摇的风险。

 

       现在,通讯时对密码等信息进行加密,即使是最新的超算,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破解,因此加密被视为“安全”。但量子计算机有可能破解这种加密。加密技术的讨论也在推进。

 

       IBM的大型机上市是在1964年。传统计算机在那之前存在约20年的黎明期。日本IBM的执行董事森本典繁指出,“量子计算机也处于这种阶段”。

 

       在计算机的历史上,时隔约70年开始出现革新的趋势。真正的量子计算机的实用化仍有很多课题,但美国英特尔和中国阿里巴巴集团等也在推进开发,今后有望获得突破性进展。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生川晓,张耀宇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