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鸟2号的“龙宫”冒险之旅
2019/02/22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2月22日宣布无人探测器“隼鸟2号”成功着陆小行星“龙宫”。此次实现了极高精度的着陆,令项目团队为之振奋。但事实上此次探测之旅意外不断、充满艰难。
“龙宫”是距离地球约3亿公里的小行星。当隼鸟2号抵达“龙宫”周围目标位置时,看到的是超乎想象的景象。巨大的岩石重叠交错,长长的阴影散发着瘆人的气氛。“龙宫”是保留着太阳系在46亿年前诞生时痕迹的“时间胶囊”。“必须想尽办法实现着陆,将有助于探究生命诞生之谜的岩石碎片带回地球”——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将通过隼鸟2号传回的图像、影像以及JAXA项目负责人津田雄一等人的讲述来回顾此番冒险之旅。
![]() |
53张“龙宫”的照片连接而成的动图(隼鸟2号于2018年6月至9月间拍摄,JAXA提供) |
■ 隼鸟2号虽然未出现像1号当时那样令人捏一把汗的情形
隼鸟2号与小行星“龙宫”的距离已经虽短到比地球到月球还近的距离。项目负责人津田雄一表示“既乐观又紧张。即便没有捏一把汗的场面,也希望大家关注隼鸟2号。”(2018年4月,津田接受单独采访时)
![]() |
隼鸟2号着陆“龙宫”的构想图(JAXA提供) |
■ “咦!感觉‘龙宫’有棱角”
隼鸟2号的摄像头拍摄下了小行星“龙宫”的形态。大小如同一个点。原本推定“几乎为球形”,但是率领隼鸟2号探测任务的吉川真表示“感觉有点棱角。不拍摄更清晰的图像无法确认。”(2018年6月13日)
![]() |
隼鸟2号拍摄的“龙宫”图像(2018年6月13日,JAXA等提供) |
■ “相当于从日本瞄准位于巴西的标靶的距离”
隼鸟2号距离龙宫还有750公里。将隼鸟2号送上“龙宫”的精度相当于“从日本瞄准位于巴西的6厘米大小的标靶”(吉川,2018年6月14日)
■ “没有外星人所以没问题”
津田:“有人问我前往‘龙宫’是不是很恐怖?我回答说不会有‘龙宫星人’的,所以没问题。只要谨慎的去做就行。”(2018年6月23日)
■ “着陆不是件轻松的事”
JAXA一度宣布隼鸟2号将于2018年6月27日抵达“龙宫”。项目团队表示“龙宫表面散布着许多坑洼和岩块”寻找着陆地点可能会十分困难。”(2018年6月25日)
![]() |
隼鸟2号拍到的“龙宫”自转图像(JAXA等提供) |
![]() |
负责隼鸟2号项目的控制中心(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 |
■ “神并不仁慈”
隼鸟2号终于抵达了距离龙宫只有20公里的目标地点。津田称“站在了人类从未涉足的宇宙科学探测的入口”、“真的很开心,今天很想举起双手欢呼庆祝一下”。
然而,这时发现等待着隼鸟2号的是“(龙宫)出乎意料的外形”,赤道附近像陀螺一般鼓起,表面散布着许多像火山口一样的坑洼和岩块。(2018年6月27日)
■ “为什么会有巨大的岩石呢?”
隼鸟2号抵达“龙宫”目标位置后,首次看到了“龙宫”的全貌。其表面非常暗,上面还有直径达130米的巨大岩块。散布岩块的地点超过100处。项目团队表示“‘龙宫’很小,却散布着巨大的岩块”。(2018年7月19日)
![]() |
根据观测数据绘制的“龙宫”形状模型(JAXA等提供) |
■ “没有水。令人意外”
隼鸟2号对“龙宫”表面90%以上的地方进行了观测,但并未发现含有水分的矿物。项目团队称“没有发现水,这点令人意外”。(2018年8月2日)
![]() |
在高度约1000米出拍摄的“龙宫”表面(2018年8月7日,JAXA等提供) |
■ “探测从未涉足的天体或许就是这样”
JAXA宣布隼鸟2号将于2018年10月下旬在“龙宫”的赤道附近首次着陆。津田表示,“地形令人不放心。探测从未涉足的天体就是这样吧”。(2018年8月23日)
■ “着陆仍面存在障碍”
隼鸟2号投放了2台探测机器人。津田表示,“‘龙宫’表面凹凸不平。隼鸟2号的着陆仍存在障碍”。(2018年9月21日)
![]() |
隼鸟2号投下的探测机器人拍摄的“龙宫”表面的图像(2018年9月23日,JAXA等提供) |
■ “带来巨大的自信”
探测机器人在“龙宫”着陆。津田表示“探测机器人的着陆连续2次取得成功,这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自信。‘龙宫’的地形凹凸不平,但为实现隼鸟2号的着陆,希望稳步推进运行”。他给大家加油鼓劲。(2018年10月3日)
![]() |
着陆路演时,在距离“龙宫”表面约20米的地点连续拍摄的图像(2018年10月25日,JAXA提供) |
■ “‘龙宫’已显露锋芒”
“着陆将延期至2019年1月下旬以后”。JAXA突然宣布了这样的消息。隼鸟2号在“龙宫”着陆原定于2018年10月下旬。出席记者会的津田表示“能着陆的平坦地点一处也没有。‘龙宫’已显露锋芒。这样下去将面临困难”。(2018年10月11日)
![]() |
“龙宫”表面布满了岩石(2018年10月20日,JAXA提供) |
■ 对于“误差15.4米”的不安增强
适合着陆的候选地点达到100米见方这一期待落空,能安全着陆的面积仅为直径20米的范围。2018年10月25日,隼鸟2号瞄准候选地点,投下了成为着陆标记的球型装置“目标识别器(target marker)”,但结果与中心偏离了15.4米。大家对着陆越来越感到不安。(2018年10月25日)
![]() |
隼鸟2号着陆候选地附近拍摄的图像,几乎没有平坦之处(JAXA等提供) |
■ “完全没有放弃”
不能因为“龙宫”的险峻地形而止步不前。津田表示“无论如何都要力争使其着陆并返回”(2018年11月19日,单独采访)
■ “不允许失败”
英国科学杂志《自然》(Nature)2018年12月19日将项目负责人吉川真选为2018年在全球受关注的十大人物。在10多年里参与隼鸟2号计划。在全世界都在关注隼鸟2号前景的背景下,“着陆必须取得成功”(吉川,2018年12月19日)
■ “不知道相信哪一处为好”
JAXA于2019年1月8日宣布力争在2月18日的一周着陆。是“宽阔但有岩石散布的地点”,还是“狭小但岩石也小的地点”?候选地在那时仍难以锁定为1处。针对选择2处中的哪一处,一度出现混乱。“目前还不清楚相信哪一处的地形为好”,对于终极的二选一,JAXA的研究总主管久保田孝透露了内心想法。
![]() |
着陆“龙宫”的候选地(JAXA提供) |
■ 进入“龙宫支配的世界”
“2月22日着陆”。隼鸟2号从地球出发已经4年。从抵达“龙宫”周围目标位置到实施着陆,隼鸟2号用了约8个月时间。这一时刻终于到了。隼鸟2号靠近“龙宫”,欢声响起。在欢声中,项目小组的1个人喃喃自语道“终于将进入龙宫支配的世界”。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科学技术部 加藤宏志,制作:照片部 松本勇,寺泽将幸,动画制作:设计编辑部 久保庭华子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