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粒子”让解读宇宙形成之谜向前迈进
2012/07/05
![]() |
图为检测“希格斯玻色子”的装置。图由欧洲核研究组织(CERN)提供。 |
在宇宙急剧膨张并冷却之后,希格斯玻色子开始充满整个宇宙空间。希格斯玻色子像糖稀一样附着在基本粒子上,使其停止了运动。科学家认为正是因为难以移动,基本粒子才拥有了重量。
在以光速飞散时,基本粒子即使发生碰撞也不会相互吸附。由于重量的产生,基本粒子变得更容易聚集。基本粒子聚集在一起就产生了原子核,随后宇宙空间就诞生了氢等原子。
氢等物质的气体聚集在一起,就产生了星,众多星聚集在一起构成了银河。在这样的过程中,地球上诞生了生命,于是形成了如今的世界。
希格斯玻色子之所以被称为“上帝粒子”,是因为与宇宙和物质形成存在很深的关系。如果上述发现得到最终证实,就将朝着揭开宇宙由哪些基本粒子构成、如何发挥作用等现代物理学最大谜团迈进一步。
但是,人类周围存在的物质在整个宇宙中仅占4%。据称来自不明的“暗物质”充满了宇宙空间,但利用目前的“标准模型理论”无法作出解释。
新理论认为暗物质由未知的基本粒子构成。在此次成果的刺激下,对这种基本粒子的探索有望取得进展。
相关报道:“上帝粒子”被证实存在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