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50家企业要用人工智能研发新药
2016/11/16
![]() |
企业与研究机构组成的联盟将于近期启动。不仅是日本国内,预计海外的IT企业和制药企业也会参与。力争以3年后为目标,普及基于人工智能的新药开发。日本文部科学省将在2017年度的预算概算要求中增加25亿日元为该项目提供支援,预计最终总额将达到100亿日元规模。
新药开发首先要发现新药候选物质。这些物质对与疾病发病有关的蛋白质等起作用。然后需要通过动物和人体验证效果及安全性。实现产品化被认为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和1000亿日元以上的费用。不过,在最终阶段发现问题而不得不中止的情况也很多。这会导致制药企业无法收回投资,承担巨大的负担,造成业绩恶化。
参与该项目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将派出研究人员,组成100人规模的团队推进开发。人工智能将读取数据并学习,然后给出答案。除了与目标新药有关的学术论文外,还将向人工智能输入理化学研究所和京都大学医院持有的患者临床数据、疾病相关的蛋白质,以及利用全球为数不多的超级计算机“京”锁定的新药候选物质等的信息,从而发现新药候选物质。开发的人工智能将由各制药企业分别带回,用于寻找新药候选物质。
通过活用人工智能,能够大幅缩短原本需要2~3年的新药候选物质的寻找时间。如果人工智能能够剔除可能出现副作用的新药候选物质,将有望提高新药开发的成功率。此外还有可能发现与高价药物效果相同的廉价物质,有助于大幅降低药价。
尝试通过人工智能开发新药的动向正在扩大。美国的新创企业正在进行开发,此外,还有研究在推进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美国IBM的计算机“沃森”用于疾病诊断。在日本方面,国立研究开发法人医药基础健康营养研究所计划从2017年度开始通过现有的人工智能来寻找新药候选物质。据悉,新开发的用于新药开发的人工智能除了通过学习各种数据来提高精度外,还能够追踪新药候选物质产生效果的原因等,有助于推进临床应用。
日本国内最大的制药企业武田在全球制药行业仅排名第17位,在规模方面不及美国辉瑞和瑞士诺华等制药巨头。开发费也仅为辉瑞等制药大企业的一半以下。如果不通过活用人工智能来提高研发效率,日本制药企业将无法在全球性竞争中取胜。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