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国家成为欧美战斗机主战场
2014/07/23
![]() |
在法恩伯勒国际航展展出的“台风”战斗机 |
“虽然不能透露国名,但与中东至少2个国家正在洽谈”。在会场接受采访的空客集团旗下宇宙防卫部门、空中客车防务及航天公司(Airbus Defence and Space)高级副总裁克里斯蒂安·谢勒(Christian Scherer)透露了“台风”战斗机的洽谈情况。
国家领导亲自出马
“台风”战斗机由英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共同开发,由空客和英国BAE系统公司等生产。在中东地区,2012年阿曼决定引进这款战斗机,2014年2月,沙特阿拉伯就采购72架(金额相当于74亿美元)达成协议。谢勒强调称,“中东和亚洲等新兴经济体国家非常重要”。
军事贸易往往是举国家之力的比拼,因此国家领导人有时也亲自参加洽谈。
6月下旬,法国迎来了卡塔尔国王谢赫塔米姆,并在法国总统府设下了晚宴。奥朗德总统对谢赫塔米姆推销了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Dassault Aviation)的战斗机“阵风(Rafale)”。
而作为法国的竞争对手,美国波音也正展开行动,向卡塔尔方面推销“FA18”。奥朗德之所以亲自上阵,是为了通过“首脑营销”让本国企业在洽谈中获得有利地位。虽然尚未达成协议,但法国总统府相关人士透露称,“讨论正朝着积极方向发展”。
![]() |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F35”战机的复制品(前面) |
此外,亚洲也是重要市场。随着经济的增长,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加快推进武器现代化的国家为数众多。
6月下旬至7月上旬,法英两国外长相继访问印度。虽然是为了祝贺新总理莫迪当选,但背后也存在法英两国对印度政府战斗机订单的争夺。
印度政府2012年曾宣布,为采购达索飞机制造公司的126架(120亿美元)“阵风”战机展开谈判。当时,法国外长洛朗·法比尤斯曾表示,“有信心最终达成协议”。但是,时任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William Hague)却表示,“台风战机也还存在希望”。
外交关系关系左右成败
黑格之所以发出此番言论,是因为印度和法国之间的谈判陷入了僵局。此类谈判要达成共识,关键并不只是性能和价格,在签署巨额协议时,新兴经济体国家往往还要求发达国家提供相关技术。印度与法国间的谈判也是一样,关于在多大程度上允许伴随技术转让的当地生产,双方似乎在尽最大努力进行磋商。而对于英国来说,则在寻找可乘之机。
外交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谈判的走向。
巴西政府2013年12月决定,授予瑞典萨博公司新一代战斗机的独家谈判权。计划在2023年之前投入45亿美元,引进36架“鹰狮(Gripen)”战斗机。
![]() |
在英国法恩伯勒航展上,还出现了瞄准战斗机“未来”的动向。英法政府就推进被视为战斗机未来形态的“无人战斗机”的共同研究达成共识,双方希望借此在未来实现共同开发。今后2年内将投资1亿2000万英镑,由BAE和达索共同研发。
英法在战斗机领域属于竞争关系,在无人战斗机领域,一直以来也是各自独立开发。不过,在新一代战斗机领域,两国将联手,以削减开发成本,从而抗衡在该领域领先一步的美国。
在家电及汽车等广泛产业领域,新兴经济体的企业迅速崛起。不过,军事产业的实力则与国家实力成正比。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估计暂时不会动摇。
(竹内康雄 巴黎,黄田和宏 伦敦)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