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企业盈利模式遭遇瓶颈
2013/01/23
![]() |
宏碁自上世纪90年代末对个人电脑工厂等进行了整合。商品策划和设计等研究开发的大部分业务都交给了代工企业。宏基2011年的研究开发费用为11亿新台币,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率仅为0.2%。
但是,由于受个人电脑市场增长放缓等影响,宏基的销售陷入了低迷。另一方面,其竞争对手美国苹果公司和台湾华硕电脑凭借设计性等卓越的高功能产品实现了迅猛发展,因此宏碁也重新意识到了研究开发的重要性。宏基将改变以往依靠代工企业进行研究开发的模式,而是转变为自主实现商品差异化的经营模式。预计宏基今后高价格区间的机型将全部转为自主开发。
对此,广达电脑等台湾笔记本电脑代工企业深感惊慌。代工企业一直在力争摆脱单纯的OEM(贴牌生产),进而通过承担策划和设计等研发业务来提高利润空间和发言权。台湾在笔记本电脑代工生产领域占全球份额的约9成,增长的原动力就是宏碁的订单。现在各代工企业均可以从宏基获得相同的订单,但如果研究开发的需求萎缩,将对代工企业构成打击。
去年底,中国大陆个人电脑最大厂商联想集团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动了个人电脑工厂。有分析认为联想2013年出货量的4成以上将在这个工厂生产。该工厂由联想与台湾代工企业仁宝电脑工业合资组建。联想的战略被认为是通过从以往的单纯代工生产改为自主生产来积累生产经验。各个人电脑企业正在重新评估“制造”的重要性,加强自给自足的态势。
![]() |
图为鸿海大陆子公司富士康的深圳工厂 |
鸿海已经察觉到以往增长模式的极限,正积极实现多元化。最近,鸿海旗下的家电量贩店“赛博数码”开始销售60英寸液晶电视,事实上启动了自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此外,2013年鸿海计划在大陆和台湾将“赛博数码”增加至约80家,比原来翻一番。此外,鸿海与美国家电量贩巨头RadioShack的合资店铺也自去年底起开到了大陆,将来将力争开到5000家。鸿海计划通过这些渠道销售自主产品,并使其成为主营业务。出于对代工生产客户的考虑,鸿海并未使用自主品牌,而是采用了合作方“RadioShack”等的品牌。
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在去年6月的股东大会上曾表示今后将打造商业和贸易的鸿海,表明了加强家电量贩等下游领域业务的方针。在竞争激烈的电视领域很难凭借自主产品获得巨大利润,因此鸿海推出自主产品的真正意图似乎是为了发展家电销售店铺业务。
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代工企业广达电脑正在开拓服务器的自主产品业务。该公司已经不再通过戴尔等服务器厂商,开始从美国谷歌和Facebook直接接受用于云计算的服务器订单。不过,此举让戴尔非常愤怒,有业内人士称:“戴尔可能削减交给广达电脑的订单”。
如果代工企业利用以往在代工生产领域培育的生产和设计经验来拓展新业务,与客户之间的摩擦就将激化。今后将在哪里找到新的增长点?代工企业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台北支局 山下和成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