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引进日本式护理器材出租服务
2020/12/01
在日渐老龄化的香港,出现了借鉴日本模式的护理器材出租服务。近期,以非政府组织(NGO)为中心的运营团体启动,租赁器材的展示区和清洗、维修设施开始营业。日本Francebed等多家日企为相关业务提供了支持。香港或将作为日式护理业务的出口对象而受到关注。
![]() |
护理器械租赁展示区的轮椅 |
护理器材租赁服务运营团体的主体为非政府组织香港社会服务联会(NHKCSS),该团体得到了香港赛马会的资金支持。香港红十字会及圣雅各福群会(St.James'Settlement)等慈善团体也为运营提供了帮助,通过确保和培养相关人才来提高服务质量。
运营团体在香港九龙半岛新界地区的沙田设置了展示区和维修专用设施。护理器材从日本轮椅制造商Kawamura Cycle以及Francebed等日企进口。用于清洗轮椅等的高压清洗机采用了日本东海机器工业的产品,该公司主要生产榻榻米及福利器材的制造设备。
该运营团体借鉴了Francebed等企业开展的日式护理服务的商业模式。根据需求出租护理床、轮椅、洗浴辅助器材等。使用者去世后,运营方会收回器材,进行清洗、消毒、修理等工作,使其恢复到可使用状态。进行检查和包装后再次出租,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 |
清洗使用过的轮椅 |
运营团体的负责人表示,“因为香港人和日本人体型相近,所以日本的护理器材使用起来很方便。租赁机制主要也是学习了日本”。据悉工作人员计划在新冠疫情平息后到日本研修。
展示区再现了住宅的厕所和浴室的大小,也设置了可以选择便于使用的器材的设备。香港的集体住宅的居住空间比较狭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无障碍化工程。该团体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扶手或者洗澡用的椅子等器材。
香港普及护理器材租赁服务的背景在于,接受在家护理的老年人将不可避免地增加。
香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13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8%。据预测,到2040年,老龄化比例将达到30%,老龄化将会快速发展。香港急需完善护理服务。
另一方面,香港可以开发的土地有限,养老院等护理设施出现短缺。201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香港超过9成的老年人在家生活。用于在家接受护理的器材租赁服务被认为存在很大的潜在需求。
香港政府在2017年提出了“ageing in place”(居家养老)的方针,提倡老年人尽量选择在家生活,而非养老院。2018年成立了为养老院租赁护理器材提供支持的基金。此次的租赁服务如果能走上正轨,将有望作为一项业务而实现盈利化。
日本和香港都为老龄化社会而苦恼,护理机构不足的情况也非常相似。在香港,对服务质量好的日本护理器材的关注不断提高,日本政府也计划积极促进相关企业到香港开展业务。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香港 木原雄土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