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胶片历经半世纪反吞“东家”
2018/02/01
日本富士胶片控股(HD)1月31日宣布收购办公设备巨头美国施乐。富士胶片控股将取得美国施乐50.1%股权。同时美国施乐将把与富士胶片控股合资的富士施乐收为全资子公司。通过收购,富士胶片控股将成为全球最大商用打印机企业,具备了在全球开展业务的体制。在发达国家市场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将一体化运营开发和采购等,加快开发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等全球业务。
![]() |
1月31日,富士胶片控股会长兼首席执行官(CEO)古森重隆在东京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从开发、生产到物流,将在全球范围形成乘积效应”,强调了收购的意义。在美国举行电话记者会的美国施乐CEO杰夫·雅各布森表示,“与富士施乐具有长期合作,有自信能大幅削减成本”。
双方具体的整合流程为:首先富士施乐向金融机构借款6700亿日元,从富士胶片控股手中回购其持有的75%自身股份,经过此举富士施乐成为美国施乐的全资子公司。随后,富士胶片控股接受美国施乐的第三方定向增发,出资6700亿日元取得50.1%股权。
![]() |
富士胶片控股会长古森重隆(1月31日,东京) |
古森重隆强调,“按照真正的一体化经营,在全球开展业务将成为可能”。
富士胶片控股和美国施乐于1962年通过对半出资成立富士施乐。由于美国施乐经营低迷,2001年富士胶片控股将对富士施乐的出资比例提高到75%。
然而,掌握商用打印机知识产权的美国施乐具有与其出资比例不相符的存在感,富士施乐处在其影响力之下。经过变更经营体制,富士胶片控股将首次完全主导商用打印机业务。美国施乐旗下在基础研究能力方面评价颇高的Palo Alto研究所也将被富士胶片控股掌控。
此前,美国施乐以欧美市场为中心开展业务,富士施乐的经营范围则是包括日本在内的亚太地区,双方划地而居。整合之后,这一地域限制将消失,美国施乐的商用打印机销售规模将超过佳能和理光,甩开领先集团。
但此次收购也伴随着风险。富士胶片控股和美国施乐2016年度的营业额单纯合计达到3.3万亿日元。其中复印机和复合机等文档业务销售额占到三分之二。然而这一业务面临着发达国家无纸化办公趋势带来市场需求减小的风险。
![]() |
由于照片胶片的传统业务不断缩小,富士胶片控股大胆向医疗等领域转换业态。但收购美国施乐后,商用打印机的业务占比将急剧升高。如何发展其他业务将成为课题。
此外,富士胶片控股2008年收购了富山化学工业,正式涉足医药业务,如何实现盈利也是一项摆在眼前的课题。
古森重隆表示,“(自己)必须成为合并的主角”。78岁的古森曾向身边人士透露再担任CEO“2~3年”,但目前改成了“(由于收购美国施乐)看来要再干几年”。整合美国施乐及医药品业务实现盈利后,古森重隆将会进行工作交接,但这段路注定不会平坦。
富士胶片控股1月31日宣布,对旗下富士施乐进行结构改革,在国内外削减1万名员工。预计2017财年后半将列入490亿日元的结构改革费用。从根本上重整国内外的营业和生产体制,回归增长路线。
除了重整国内外的营业体制外,还将整合生产基地及开发体制。将在2017财年之后的3年里,花费720亿日元结构改革费用。1月31日发表的2017财年合并营业利润预期为1300亿日元,比此前预期降低29.7%。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