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台积电将出生成式AI半导体,速度达12倍

2023/06/01


      半导体设计大型企业美国英伟达(NVIDIA)和第一大半导体代工企业台积电(TSMC)将于今年年内向市场投放生成式AI专用半导体。最高将使AI导出答案的速度提高至上一代产品的12倍。在半导体因新冠疫情特需的反作用影响导致市场行情恶化的情况下,两大半导体巨头将在新的增长领域巩固领先地位。

 

      “(AI用半导体的)需求非常强烈,正与供应链合作伙伴一起加紧增产”。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CEO)黄仁勋(Jensen Huang)5月30日在台北市内举行记者会,在会上强调了生成式AI市场的增长性。生于台湾的黄仁勋此次访问台湾是为了参加当日开幕的IT(信息技术)博览会“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Taipei)。

 

英伟达CEO黄仁勋对生成式AI市场的增长充满期待(5月30日,台北市)

 

      英伟达主要生产AI领域广泛使用的图形处理器(GPU),在AI用半导体领域拥有全球8成份额。由于以“Chat GPT”为代表的对话型生成式AI快速进化,英伟达打算今年年内投放专门进行AI数据处理的专用半导体。

 

      将由台积电量产英伟达设计的半导体。将使AI导出问题答案的“推理”速度最高提高至上一代产品的12倍。

 

      生成式AI服务大多在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开发和运营。GPU既能用于通过让AI学习庞大数据来提高回答准确度的“学习”,又可用于接受用户的提问等,由AI推导出答案的“推理”。

 

AI使用的英伟达高性能产片(图面由英伟达提供)

 

      特别是英伟达的GPU,面向AI用途不断优化,具有很大的领先优势(台湾调查公司集邦咨询(TrendForce)分析师曾伯楷)。

 

      开发ChatGPT的美国新兴企业OpenAI在开发该服务时使用了约1万个GPU。据集邦咨询预测,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今后开发和运营一项服务将需要3万个以上GPU。

 

      用于游戏和视频编辑的普通GPU也有市售单价低于10万日元的产品,而AI用高性能GPU则足足超过100万日元。如果需求增加,将会对整个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德国调查公司Statista预测,生成AI拉动的AI半导体市场规模到2028年将猛增至1278亿美元(约18万亿日元),是2021年的12倍。整个半导体市场截至2022年为80万亿日元,即使与此相比,AI半导体市场也有很大的存在感。

  


   

      支撑英伟达的是在半导体量产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的台积电。包括新推出的面向生成AI的半导体在内,台积电独家生产面向AI的高性能GPU。

 

 

      两家企业的关系可追溯到1990年代中期。成立不久的英伟达为确保代工企业而发愁。来自台湾的CEO黄仁勋找到了当时在半导体代工领域取得飞跃的台积电的创始人张忠谋。

 

      据称,张忠谋在电话中直接商谈,从此两家企业开始交往。以后长达近30年,台积电一直向英伟达供应涵盖游戏、个人电脑,乃至AI的广泛产品。

 

      近年,双方在开发掌握AI半导体性能提高关键的“封装技术”上不断加深关系。这是将拥有不同功能的多个半导体纳入一个封装中,使其高效联动的技术。

 

      英伟达在2010年代中期很早在GPU上采用了该技术。与开发量产技术的台积电合作,不断提高性能。

 

      面向生成AI的半导体开发竞争将更加激烈。美国谷歌及美国亚马逊等大型IT开始自主设计半导体。两家企业都是英伟达的大客户,目标是通过开发自己的半导体实现服务差异化及降低成本。

 

      这样的大型IT企业也不得不将半导体生产委托给外部企业。英伟达与台积电的紧密关系有可能对今后的竞争有利。

 

      2020年~2022年上半年一直走势良好的世界半导体市场目前处于严峻的形势。由于疫情特需冲高后回落,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及游戏机等的销售下滑,很多观点认为整体市场行情的恢复要到2024年。台积电预测2023财年(截至12月)将比上财年减收(按美元计算)。

 

 

      生成AI有望取代智能手机等拉动半导体市场。台积电CEO魏哲家在4月中旬的记者会上强调AI需求旺盛,将成为业绩增长的原动力。

 

      黄仁勋也在5月30日的记者会上表示,目前处于生成AI新时代的开端,指出行业将进入巨大的增长局面。能否供应支撑生成AI发展的产品将左右整个市场的增长。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龙元秀明 台北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