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开发出能够再现自然声音的人工喉
2022/02/21
东京大学研究生竹内雅树等人开发出了可穿戴式电子人工喉(助讲器)。这款人工喉运用了人工智能(AI)技术,适用于因疾病等摘除声带而无法说话的人。只需动动嘴就能生成接近于本人声音的语音。今后还计划增加通过嘴角动作来开关电源的功能,以及可再现抑扬顿挫语调的功能。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实用化。
这款人工喉的名称为“Syrinx”,通过由竹内雅树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开发而成。
![]() |
“Syrinx”人工喉(图片由东京大学提供) |
电子人工喉是帮助因喉癌等原因摘除声带的人发声说话的装置。单手可以握住的圆柱形产品较为普及。原理是把人工喉的振动顶端部位放在喉咙位置,通过舌头和嘴的动作来发声。人工喉发出的声音缺乏生命力,与人类的自然说话声不同。竹内雅树表示,“日本生产的人工喉的基本样式约20年来没有改变过”。
该项目大力开发了能够再现“喉原音”的技术,喉原音可反映出每位使用者的特点,是声音的基础。研究人员使用人工喉用户声音的录音数据,用AI分析出声音以什么高度和多大的强度发出,并制作出反映此人声音特征的振动声,成为用户的喉原音。
![]() |
“Syrinx”人工喉,左上为最新型 |
另外,为了能够再现各种不同的声音,还在人工喉中嵌入了两个振荡器。
竹内雅树等人还潜心研究了使用方法。采用以颈带缠绕在脖子上的设计,提升了易用性。以往的电子人工喉“存在用户不方便在人前使用的情况”(竹内)。
但要实现自然的声音,还需要解决两个课题。一个是振动声容易泄露出去。最理想的情况是只从喉咙里发出振动声,但人工喉和脖颈之间会有振动声泄露出来,变成噪音传播出去。另一个课题是声音缺少抑扬顿挫,语音过于单调。
为了解决问题,竹内雅树等人正考虑今后为人工喉安装摄像头来读取嘴角的动作等。竹内介绍说:“如果能够捕捉到嘴角的动作,就能接近本人的声音”。
现状是与装有放大器等的设备连接,通过操作按钮来切换电源。竹内雅树认为,如果能够配备传感器功能,将有望实现完全可穿戴式人工喉,可根据嘴角的动作打开电源,让人工喉发生振动。
人工喉的使用者不仅限于因罹患癌症等而摘除声带的人,接受气管切开手术的人也在使用。幼儿在一些情况下也需要使用人工喉。竹内雅树表示,“打算将其打造成任何人使用时都不会感到难为情的人工喉”。目标是制作出能够发出更自然声音的人工喉,以与传统产品同等的价格上市,还将考虑与企业合作。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高崎文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