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将靠并购应对中国企业追击
2022/01/10
为了进行业务结构改革,三星电子将推进并购。原因是尽管半导体业务表现出色,三星仍维持着制造业中数一数二的高收益,但股票市场要求拥有11万亿日元现金的该公司提高资本效率。在硬件业务领域,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不可避免。三星的一位高管所说的“近期”实施的并购将对该公司成长起到关键作用。
三星1月7日发布的2021财年(截至2021年12月)财报显示,销售额同比增长18%,达到2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43%,达到51.57万亿韩元。
![]() |
据韩国SK证券推算,在三星的营业利润中,半导体部门占到57%。另一方面,除了与半导体部门一样成为收益支柱的手机部门之外,家电和显示器等部门因中国企业的追赶而增长乏力。这意味着三星依赖半导体的收益结构十分明显。
股票市场认为三星依赖半导体是一种风险。2021年8月,存储器市场行情的不明朗迹象增强,三星股价大幅下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1月7日三星的收盘价为7万8300韩元,比前一天上涨1.8%,比1年前创出的历史最高值(9万6800韩元)低两成。
有进投资证券的首席分析师李承禹指出,“三星要想进一步提高股价,需要对过去10多年不变的业务结构进行改革”。
![]() |
三星并购车载零部件巨头哈曼的效果并未充分显示出来(1月5日,在美国CES上的展示) |
三星也意识到了这种担忧,并开始采取行动。2021年1月,三星首席财务官(CFO)表示,“未来3年内将实施有意义的并购”,宣布将积极寻找并购对象。截至9月底,三星的现金资产已累积到120万亿韩元,投资银行等向其提出了多个并购建议。
统管手机和家电部门的首席执行官(CEO)韩宗熙1月5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展会上表示,“我们采取(并购)行动的时间比大家想象的要早。估计近期会传出好消息”。
三星是一家以半导体、手机、家电、显示器等硬件为主、销售额达到27万亿日元的超大型企业。此前的并购大多是为了补充软件技术、生产基地、销路等现有业务,很少进行市场所要求的调整业务结构的大规模并购。
过去三星最大规模的并购案是2017年耗资80亿美元并购美国车载零部件和音响设备企业哈曼国际。虽然三星将其定位为扩大车载业务的杀手锏,但5年后的今天仍然未显示出乘积效应。虽然5年里哈曼国际的销售额增长了两成,但营业利润却减少了3成。营业利润率从10%下降到了5%。
![]() |
在苹果、索尼等纷纷大力涉足移动出行领域的情况下,三星电子在这一领域的战略并不明确。有证券分析师指出,“三星经营层不熟悉汽车行业的变化和交易规则,尚未充分发挥哈曼的作用”。2020年12月,三星邀请德国博世的高管担任车载设备部门的一把手,目前正在加紧重建业务。
三星2010年并购了韩国超声波诊断设备企业麦迪逊,该公司在2020年也出现亏损,业绩十分低迷。虽然三星提出了致力于医疗设备业务的方针,但由于受到德国西门子等的阻挡,目前未能将其培育成增长业务。
另一方面,2011年从零做起成立的“三星生物制剂”已步入正轨。预计2021年销售额将达到1.56万亿韩元,营业利润达到5580亿韩元。营业利润率为36%,收益能力被看好,市值超过5万亿日元。
由于上述原因,三星一直被评价为“不擅长并购”。证券行业有观点认为,“三星的经营层以出身于硬件领域的人为主,很难推进以软件为核心的革新”。
而且在中美对立的背景下,三星擅长的半导体领域的大规模并购的难度加大。美国高通花费5万亿日元并购荷兰恩智浦半导体的案例因未获得中国批准而陷入困境。
三星的前会长李健熙曾经说过,“10年内现有的大部分业务都会消失”,以此说明了业务新陈代谢的必要性。但现实情况是三星的半导体存储器收益能力并没有减弱,三星内部的紧迫感很低。
在三星过去视为榜样的日本电子机械企业中,索尼集团追求了持续收费型业务模式,日立制作所通过以社会基础设施为轴心的业务模式改革,重新获得股市好评。如果三星也能通过并购加快业务改革,或将有助于提升市场评价。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细川幸太郎 首尔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