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软银面临中国风险
2021/08/11
日本软银集团(SBG)正直面中国风险。受中国对IT企业强化管理的影响,投资对象的评估额接连下跌,在股价有望上涨的美股上市也有可能变得更加困难。软银集团正在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增加投资,但中国企业依然在其持有的资产中占一半左右,分散风险已成为当务之急。
![]() |
“在中国股市,高科技股正迎来艰难时期”、“各种强化管理已经开始,打算再观察一下”,8月10日,软银集团在东京都内召开2021年4~6月财报发布会,会长兼社长孙正义在会上对未来在中国的投资显露出谨慎态度。
软银集团发布的2021年4~6月合并财报(按照国际会计标准)显示,净利润为7615亿日元,比上年同期下滑39%。2020年同期由于出售美国通信公司T-Mobile US(原Sprint)的股票等原因,暂时性利润膨胀,此次其反作用影响显现出来。
在总体利润减少的情况下,投资人工智能(AI)相关的未上市增长企业的“愿景基金(Vision Fund)”业务的利润为2356亿日元,增长82%。除了出售多家投资对象的股票外,中国网约车企业滴滴出行截至6月底计入了账外收益。
![]() |
发布财报的软银集团会长兼社长孙正义(8月10日) |
虽然看似表现不俗,但投资者担心的是7月以后的动向。滴滴的股价因中国相关部门审查而暴跌,目前比6月底下跌3成。其他一些投资对象企业的股价低迷状况也很突出,这可能会对软银集团今后的业绩造成沉重负担。
2020年11月,中国政府加强了对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金融企业蚂蚁集团的管理,导致大规模上市计划推迟。4月,阿里巴巴因违反中国《反垄断法》被处以巨额罚款。阿里巴巴是软银集团的主要投资对象,中国政府对其加强管理成为了软银股票下跌的原因之一。
中国当初强化管理由是禁止垄断和降低金融风险。但在中美矛盾没有缓和迹象的情况下,监管对象扩大到了数据领域的安全保障企业。滴滴、满帮集团等成为审查对象。
中国相关部门还打算对教育相关企业加强管理,这有可能会对软银集团的愿景基金投资的中国在线教育企业产生影响。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的审查也被加强,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收回投资存在受阻的风险。
软银集团极力主张把投资从中国分散。在愿景基金以及同时运营管理的拉美基金的投资对象中,按市值计算,美国占34%,韩国及印度等中国以外的亚洲国家占25%,中国仅占23%。在今年4月以后的新增投资对象中,中国企业只占11%。
但软银集团整体降低中国风险尚未实现。软银集团持有股票的市值截至6月底为大约31.6万亿日元。其中,阿里巴巴集团占大约12万亿日元。包括滴滴等基金的投资企业在内,达到大约一半。
在投资世界潜力企业过程中无法彻底回避中国。据美国调查公司CB Insights统计,世界上的独角兽企业(总市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未上市企业)截至6月下旬有约730家。其中,美国占5成,而中国也占2成。孙正义也表示“世界的AI中心是美国和中国”。
对于软银集团来说,即便是中国以外的企业,股价正在下滑的投资对象也不少。比如,美国生物材料开发公司Zymergen及韩国线上购物网站Coupang等。虽然投资不可能大获全胜,但失败案例过多的话,就可能被投资者质疑管理是否恰当。
软银集团在财务纪律中重视的纯负债占保有资产市值的比例,即“贷款价值比(LTV)”为16%,在平时控制在不到25%的本公司规定的范围内。软银集团需要在保证财务有富余的前提下,加快风险管理。
孙正义等自掏腰包出资愿景基金2号
由于中国风险的提升,软银集团正在调整投资战略。2019年启动的“愿景基金2号(Vision Fund 2)”的出资企业最近达到了161家,而软银会长兼社长孙正义在8月10日的记者会上表示“正在缩小对每家企业的平均投资金额,推进分散风险”。孙正义等管理层还宣布对愿景基金2号最高出资26亿美元,借此向内外显示出管理层自己承担风险进行投资的姿态。
软银集团通过愿景基金2号,一直扩大对中国以外企业的投资。2021年投资的企业有瑞典的金融科技企业Klarna、韩国旅游预约网站Yanolja及挪威的自动仓库系统AutoStore等。由此可见,以前以中国和美国为中心展开投资的软银集团现在正在分散投资地区。
不过,市场上仍存在担忧。软银集团的股票8月10日的收盘价为6831日元,比3月中旬创下的今年的高价下跌约36%。愿景基金的缩小投资规模及分散投资地区需要一定的时间。Comgest Asset Management公司的Richard Kaye表示“阿里巴巴对业绩造成的影响等中国风险尚未完全消除”。
由于愿景基金2号筹集外部资金遇到困难,软银集团才开始投入自有资金进行运营。6月底的投资额达到400亿美元。孙正义等人正通过自掏腰包向股东等强调基金的前景。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