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集团推进投资多样化,中美是核心
2020/11/11
日本软银集团(SBG)的业绩正在复苏。11月9日发布的2020年7~9月合并财报(国际会计准则)显示,最终损益转为盈利6274亿日元。上年同期为亏损7001亿日元。投资基金“软银愿景基金”的业绩改善,同时通信子公司软银也表现强劲。
推进投资对象多样化
软银集团将作为投资公司重踏征途。9日发布的消息显示,截至9月软银集团持有价值2.1万亿日元的美国上市高科技股等。修正此前集中于人工智能(AI)相关独角兽的投资战略,力争成为向多样化对象投入资金的综合性投资公司。
![]() |
孙正义 |
在11月9日举行的记者会上,孙正义阐述软银集团的存在意义时表示,“用一句话来说,已成为押注信息革命的投资公司”。
3月以后,伴随出售4.5万亿日元资产的策略,软银集团出售了通信子公司软银等一部分持有的股票。9月敲定了将英国半导体设计公司ARM股权出售给美国英伟达的方针。软银集团涉足实业的子公司减少,作为向众多企业小额出资的投资公司的色彩变得鲜明。
一直负责投资业务的10万亿日元规模“软银愿景基金(SVF)”此前主要投资AI等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孙正义表示,“(独角兽)是AI革命的新秀,但赢家在上市公司”,明确表示调整投资战略。
7月以后,愿景基金开始全面通过投资公司投资上市股票。截至9月底持有亚马逊、微软、奈飞(Netflix)、贝宝(PayPal)等11家企业的股票。
今后对独角兽等未上市企业的投资仍将持续,但提出了把额度控制在整体持股的10%左右的新目标。对未上市企业的投资额目前占到整体的8%左右,今后也将处在一定范围内,以降低风险。
从集中于软银愿景基金转向推进其他投资的态度还体现在人事方面。同一天发布的消息显示,来自沙特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的Yasir Othman Al-Rumayyan卸任软银愿景基金的董事职务。沙特方面此前向软银愿景基金进行了出资。
作为投资对象的科技行业正在因中美摩擦而动摇。
软银集团持有的阿里巴巴集团的股票总市值截至9月底超过20万亿日元,与3月底的14万亿日元相比大幅增加。在31万亿日元的整体持股市值中,阿里巴巴股票占到约7成。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集团原定11月5日在上海和香港同时上市,但在最后一刻延期。阿里巴巴股价随后下跌约1成。
![]() |
以在线形式发布财报的孙正义(11月9日) |
孙正义表示,“(股价在1天里)波动2万亿~3万亿日元是软银的新常态”,但同时表示借助以美国为中心的上市股票投资,“不断使整体的平衡更加适当”。透露出降低阿里巴巴的比率、规避政治风险的意图。
在此基础上,孙正义进一步表示,“但不是卖出阿里巴巴的股票以实现多样化,而是把阿里巴巴的股票作为资产融资(Asset Finance)的担保进行妥善处理”。
孙正义还表示,“(美国)拥有硅谷,不管是何种情况和利率,都将不断投资美国的AI企业”。针对今后的投资对象表示,“虽然将不分国家展开投资,但核心是美国和中国”。在保持两国间投资组合平衡的同时,如何提升价值,将影响软银集团作为投资公司获得的评价。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