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将撤出电视液晶面板生产

2020/04/01


      韩国三星电子3月31日透露了撤出电视用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的方针。将于2020年底关闭韩国和中国的液晶面板工厂,将重心转向色彩鲜艳的新一代面板。液晶面板随着中国企业的增产,处于供应过剩状态,三星也持续亏损。此前让日本面板产业吃足苦头的韩国相关企业的退潮日趋明显。

     

三星电子在韩国中部的液晶面板工厂(三星电子提供)

  

      三星电子将关闭的是位于韩国中部的汤井工厂和中国江苏省苏州工厂的电视液晶面板生产线。与中国企业的最尖端工厂相比,两座工厂的老式生产线效率低下,盈利出现恶化。

   

      两座工厂合计的面板年产能按55英寸电视计算被认为达到3000万台规模。三星已从台湾和中国大陆企业采购液晶面板,配备于自主品牌的电视,今后也将增加从外部采购的面板数量,维持液晶电视业务。

   

      三星将退出液晶面板生产,专注于新一代面板。三星对色彩鲜艳的有机EL进行了自主改良,开发了被称为“量子点(QD)有机EL”的新型面板。2019年10月宣布向这种面板的开发与量产投入13.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60亿元),缩小液晶面板业务。计划在汤井工厂实施新型面板的量产。针对苏州工厂的利用方式,据称正在商讨。

    

  

      三星截至约5年前曾与韩国LG显示器(LGD)竞争液晶面板世界第一宝座。不过,自2016年前后起,中国的京东方科技集团(BOE)等企业获得中国政府的补贴,相继开始建设巨大工厂,三星将重心从液晶面板转向智能手机用的有机EL面板。

   


      调查公司英国英富曼公司(Informa plc)统计显示,从2019年的电视液晶面板的全球份额来看,LG显示器以24%排在首位。三星仅为9.3%,降至第5位,落后于跃居第2位的京东方等。另据韩国Kiwoom证券的推算,三星的液晶面板业务的2019财年(截至2019年12月)营业收入为6万亿韩元,出现1.36万亿韩元的营业亏损。由于中国企业的增产,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下降,连最大企业LG显示器也陷入亏损。

   

      汤井工厂是2000年代三星携手索尼量产电视液晶面板、并在液晶电视领域跃居世界首位的象征性基地。LG显示器也宣布年内停止在韩国国内生产液晶面板。两家公司均将专注于新一代面板,但价格持续下跌的液晶电视预计目前仍是主流,能否令面板业务扭亏为盈仍是未知数。

   

      由日本的家电和电子企业开创的液晶面板产业属于因激烈的投资竞争而优胜劣汰明显的领域。

   

      1970年代,夏普在世界范围内首次采用液晶面板作为计算器的显示装置。在将这一用途扩大至个人电脑和电视的同时,以夏普为代表,松下、东芝、日立制作所和索尼等日本的家电和电子企业持续成为该领域的主角。一度有10多家日本企业涉足液晶面板业务,到1990年代后半段为止,掌握全球市场份额的大部分。

   

      不过,随着液晶面板的超高清化和大型化,生产设备的费用也出现增加。面板行情的波动幅度巨大,通过灵活的经营判断敲定巨额设备投资的韩国和台湾企业在2000年代中期开始掌握主导权。

    

      此时,雷曼危机后的经济低迷构成直接打击。日本的家电和电子巨头在液晶面板业务上也出现巨额亏损,结果相继撤出该领域。夏普自2016年起在台湾鸿海精密工业的旗下推进经营重建,而通过合并日立制作所、东芝和索尼的业务而在2012年成立的日本显示器(JDI)也陷入经营危机。

   

      液晶面板的设备投资额进一步增大,中国大陆企业在获得政府支援的情况下相继涉足,在液晶电视面板领域也开始能够以低价提供不逊色于台湾和韩国企业的高品质产品。此前击溃日本企业的台湾和韩国企业如今也陷入劣势。

   

      关于行业主导权从日本转移至韩国和台湾、进而转移至中国大陆的产业很多,比如钢铁、光伏面板和造船等。此前的霸主三星的撤退同样意味着在液晶面板领域,中国大陆企业将掌握定价权和供给的大部分,迎来“中国一强时代”。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细川幸太郎 首尔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