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需让日本半导体设备订单大增30%
2016/09/23
![]() |
8月,半导体设备的订单出货比(B/B值,订单金额除以出货金额)为1.18,连续9个月高于荣枯线1。产品刚卖出去就有更多新订单进来,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
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半导体电路的微细化。在尖端领域,正迎来电路线宽由10多纳米到7~10纳米的过渡期。能一次性将细微电路写入硅片的EUV光刻(极紫外光刻)技术还有待发展,目前通过反复操作来制成细微电路,成膜设备和腐蚀设备也在增加。
原因之二是半导体电路的立体化。服务器等使用的存储设备方面,现在已经开始采用3D垂直堆叠NAND存储设备。与传统的平面存储设备相比,这种立体设备能增加单位大小芯片的存储量。韩国三星电子、美国微软、日本东芝均在增加生产设备。
原因之三则是中国,例如中国紫光集团将新建一家大型存储器工厂。预计从现在到2020年的五年期间,总投资额将达到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320亿元),是过去5年的2倍以上。中国政府将半导体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同时也在积极推动外资厂商投资。
这3大变化有可能拉大设备制造企业之间的差距。半导体微细化和立体化对设备的技术要求有所提高。有分析认为,技术将成为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们胜负的决定因素。中国半导体制造商的动向存在诸多不透明的地方。某外资厂商的日本法人社长认为“在中国的信息收集能力决定着订货量的多少”。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新田裕一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