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的执着能否俘获夏普心
2016/02/15
披金黄色围巾与夏普谈判
2月5日,前往位于大阪的夏普总部谈判的郭台铭披着鲜艳的金黄色围巾。据说,那是其父亲的故乡、中国山西省供奉关羽的“关帝庙”2015年12月赠送的保佑其必胜的护身符。被称为“武圣”的关羽如今被视为财神之一。郭台铭通过这条围巾显示出对收购夏普的热切期望。
![]() |
戴着金黄色围巾走进夏普总部的郭台铭董事长(2月5日,大阪市) |
“鸿夏恋”,台湾当地将鸿海收购夏普的想法比作恋爱。“夏”指的就是夏普。在返回台湾之前,郭台铭针对上次的“失恋”对媒体表示,有些操之过急。同时还表示自己了解到日本的文化就像是炖菜,要制作好喝的汤,必须小火慢炖。
2012年,鸿海一度同意接受夏普的第三方定向增发,以每股550日元取得夏普已发行股票的9.9%。但是,随后夏普股价暴跌至3分之1左右。当时,围绕出资条件的修改,两家公司之间产生了裂痕。
郭台铭为何如此执着
虽然对夏普总公司的出资的谈判破裂,但郭台铭表示通过个人的投资公司参股夏普的大尺寸液晶面板工厂,认识到在与日本人交往时,信赖至关重要。在此次谈判中,他之所以放低了通常的强硬姿态也是出于对上次谈判破裂的反省。
郭台铭如此热衷于收购夏普原因何在呢?鸿海一直向液晶面板领域投入巨额资金。2003年不顾高管团队的反对,建立了群创光电。2010年,斥资53亿美元收购了电视用液晶面板生厂商奇美电子,同时吞并了在中小尺寸面板领域有优势的统宝光电。将3家公司整合起来的群创如今已成为世界第3大液晶面板企业。
![]() |
鸿海和群创正在台湾南部的高雄市建设生产智能手机用面板的工厂,预计将寻求向苹果供货。元大证券投资顾问公司分析师Vincent Cheng指出,如果成功收购夏普,即使无法获得苹果的订单,也能持续向其他智能手机企业供应面板。
郭台铭看到智能手机需求的减速,正积极培育代工iPhone以外的收益来源。虽然再三强调将经营资源集中于自动驾驶汽车、大数据和机器人等新领域,但至今仍未对销售额作出贡献。
鸿海2015年合并销售额达到4.48万亿新台币,比上年增长6.4%,未能达到2位数增长的目标。加强液晶业务和开拓新领域——对于鸿海来说,拥有家电和多功能一体机等多种业务的夏普看起来是弥补弱点的理想伙伴。
郭台铭表示,将让夏普在今后存在100年。不过,收购即使实现,如果无法拿出未来具体的发展路线图,7千亿日元的巨额投资也有可能只是打水漂。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