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小幅增产,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
2022/08/04
8月3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俄罗斯等参加的“欧佩克+”确定9月的原油增产幅度仅为极小规模,实际情况只是“维持现状”。这是不得已的举措,既显示出回应美国拜登政府要求增产要求的态度,又考虑到难以增产、需求放缓这一令人担忧的实际情况。
![]() |
“欧佩克+”敲定的9月的原油增产幅度仅为极小规模(Reuters) |
欧佩克+在8月3日的部长级磋商是拜登7月访问沙特阿拉伯并要求增产以来的首次会议。由于俄罗斯进攻乌克兰等影响,原油行情比1年前上涨3成,对于急于在11月美国中期选举之前缓解汽油涨价的拜登来说,能否推动欧佩克+进一步增产成为重要议题。
不过,9月的增产幅度仅为每日10万桶,比8月还少,仅比欧佩克+的8月生产计划增加了0.2%多一点。相对于全球需求则仅为0.1%。日生基础研究所的佐久间诚认为,“此次决定显示出暂且回应美国增产要求的姿态,另一方面,事实上的对原油供求的影响几乎为零”。
鉴于欧佩克+的增产仅为小幅,WTI(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原油期货价格在8月3日一度涨至每桶96.4~96.6美元,比前一日收盘价上涨2%。
![]() |
欧佩克+在供求和政治意图两方面都缺乏大幅增产的动力。首先,即使敲定快速的增产计划也难以落实。磋商后发表的声明提到“极为有限的生产余力”,警告称“利用(余力)需要充分注意”。
尼日利亚等国家长期维持投资不足导致产量低于生产目标的状态,即使从欧佩克+整体来看,也维持实际产量低于计划的状态。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显示,6月的产量与目标相比,每天低了近300万桶。具有增产余力的沙特和阿联酋也在接近产能的上限。
此外,全球经济减速导致的原油需求放缓被意识到,这也成为风险因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将世界2022年实际增长率预期从上次预期的3.6%下调至3.2%。通货膨胀以及美欧加息成为逆风。此外,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也对原油需求投下阴影。
国际能源署在7月的月报中指出,全球原油供求在2022年4~6月出现每日110万桶的供应过剩。下调了2022、2023年的需求预测,提出了今后维持供应过剩的看法。俄罗斯的产量并未按预期减少,也成为目前出现供应过剩的背景。
欧佩克并未接受美国期待的大幅追加增产,再次彰显出重视与俄罗斯合作关系的态度。8月1日出任欧佩克秘书长的海赛姆·盖斯对科威特媒体表示,“俄罗斯是战略性伙伴”。
日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资源机构(JOGMEC)的野神隆之表示,欧佩克的此次决定“顾及了俄罗斯的立场,维持了对增产的慎重态度。让人再次明白,只要供应不发生明显担忧,欧佩克就不会采取行动”。
今后围绕原油,美国与俄罗斯、欧佩克+的博弈或将持续下去,商品市场也将维持情绪化的局面。原油期货价格因欧佩克+小幅增产出现上涨,但也曾一度跌至每桶约91美元。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的每周石油库存统计显示,原油和汽油库存增加超出市场预期,供应隐忧缓解,拉低了价格。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开罗 久门武史、滨美佐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