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EA从9月开始验证福岛处理水排海安全性
2021/08/20
日本经济产业相梶山弘志8月19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格罗西进行了会谈。围绕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内积存的处理水,双方就国际原子能机构在9月开始验证处理水排入海洋的安全性等达成一致。日本政府希望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认可,向海外强调安全性,降低“风评被害”(指因揣测、传闻导致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物受到牵连和损害)。
梶山弘志在会谈中请求国际原子能机构协助开展验证工作和发布相关信息。格罗西回应称,“将带着客观性和透明性尽到职责”。在会谈结束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梶山强调,“排放处理水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工作。我们将怀着坚定的决心去推进。并请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严格的验证”。
![]() |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左)与日本经济产业相梶山弘志(右)(8月19日,图片由日本经济产业省提供) |
日本政府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将于9月开始就处理水的安全性监测和验证开展协商。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派遣的专家团赴日(预定2021年内)之前,敲定详细的验证时间和方法等。由于新冠疫情,派遣人数有限,因此还将积极利用线上会议。
验证的内容是,污染水经专用设备处理之后的放射性物质含量是否确实低于标准值。将针对排放前用海水稀释能否确保安全性,以及日本政府采用的海洋监测方法进行确认。在海洋监测方面,日本政府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分别对排放地点附近等采集的海水进行评估,并确认评估结果是否一致。
![]() |
由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的计划进行详细分析,并向全世界发布验证结果。
和自然界中存在的放射性物质相比,日本排入海洋的量很少。日方邀请派遣团的目的是获得排放处理水对海产品等的影响极小、排放计划符合国际安全标准等第三方评价。希望借此让国内外知道计划的合理性,尽可能降低排放处理水带来的风评被害。
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将在2年后的2023年春季开始排放。到排放完成预计需要数十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排放后也将继续监测。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引发核电站事故后,曾向大气和海洋放出了放射性物质。由于农产品及海产品等受到污染,共计54个国家和地区限制进口日本产品。事故过去10年后,韩国、台湾、中国大陆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仍限制进口。
日本政府2021年4月公布了把处理水排入海洋的方针。引发周边国家强烈反对。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赵立坚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张图片,图片上穿着防护服的人物从船上用桶倾倒绿色液体。
在日本国内,也有福岛县及临县的相关人士反对把处理水排入海洋。茨城县的渔业从业者在6月日本政府听取意见时,指出政府已决定不顾渔民的反对把处理水排入海洋,表示“过去向消费者解释安全性的措施并没有奏效”。
东京电力将于近期向日本的原子能规制委员会申报处理水的具体排放计划。日本政府希望通过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提高安全性、建立扶持渔业从业者的基金等,制定应对风评被害的对策,获得相关人员的理解。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