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成排放量有了“定价”
2021/07/05
为了推进脱碳化,温室气体排放量交易和碳税等被称为碳定价(Carbon Pricing)的机制正在引进。世界银行的调查显示,截至2021年,引进该机制的国家和地区达到64个。覆盖了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成,相关收费和税收达到530亿美元。碳价因国家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机制的分化也浮出水面。
上海的交易所将在近期启动
碳定价给二氧化碳排放设定价格,是对排放量多的化石燃料收费和征税、推动减排的措施。有2种方式正在扩大,一种是根据排放量来征收的碳税,另一种是排放量交易,即确定每个企业的排放上限、让减排对策充分的企业和对策不够充分的企业买卖排放配额。
2011年时引进相关机制的国家和地区为21个,在10年里增至3倍。中国2021年2月决定以约2000家电力公司为对象启动排放量交易。在上海建立二氧化碳排放配额的交易所,将于近期启动交易。由此,对世界温室气体的覆盖率从15%增加至21.5%。
![]() |
世界银行围绕碳定价指出,要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将地球气温上升控制在2度以内的目标,各国的碳价水平需要定在每吨二氧化碳约40~80美元。
欧盟领先,拟扩大对象行业
目前达到上述价格标准的只有欧洲。欧盟2020年12月敲定了到2030年比1990年减少55%这一严格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排放量交易价格上涨。再加上基金等的看多买入,价格在2021年3月达到5000日元(约合45美元)。
排放量交易向企业分配允许排放温室气体的上限的“排放配额”。排放量巨大的钢铁、化工企业和电力公司需要购买超出额度的部分。也存在由金融机构等代办实际交易的情况。
碳排放交易涉及的对象是发电、钢铁和水泥等大规模设施,但预计7月还将把航空、海运和汽车、大楼等的暖气也纳入范围。欧洲各国正在对不属于排放量交易对象的行业征收碳税。
在税率方面,欧洲也处于高水平,其中最高的是瑞典,每吨137美元。2014年引进碳税的法国对汽油和柴油等征收每吨约45欧元的税。征税对象是企业和消费者。获得的税收成为确保竞争力和促进就业等的财源。
![]() |
在北美,加拿大也推出碳税,将在2030年之前提高至每吨135美元。美国则是加利福尼亚州率先启动排放量交易。
日本竞争力下降
日本的碳价处于世界最低水平。日本没有推出全国规模的排放量交易。相当于碳税的“温暖化对策税”为每吨289日元(约合2.6美元),是与东欧和东南亚同等的低水平。目前处于经济产业省和环境省为正式引进而分别推进讨论的阶段,但是进展缓慢。预计制度设计也将难以推进。
日本没有及时引进水平适当的制度,有可能对日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欧盟提出方针称,在2023年之前引进“碳边境调节税”,对来自应对气候变暖措施不充分的国家的进口产品提价。
欧盟担忧碳价高的欧洲企业的成本负担高于他国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希望通过引进碳边境调节税,使进口产品增加成本,保持在欧盟区域内生产的产品的竞争力。
美国也将讨论碳边境调节税。如果实施的话,日本企业在欧美展开经济活动或与欧美做生意时,有可能每次跨越边境都要支付追加成本。
世界银行分析称,这种“边境调节措施”的讨论“或将促使各国的气候变化对策更加充满雄心”。
日本2021年4月敲定了到2030年度使温室气体比2013年度减排46%的目标。在全球脱碳化趋势加强的背景下,如果考虑到未来的追加成本,则应当尽早通过正式引进碳定价加以应对。
针对负担沉重的企业,应加快进行通过返还收入用于技术投资,或设置宽限期等具体的制度设计,否则的话,产业结构改革将会推迟,国家的竞争力有可能被削弱。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塙和也、铃木大祐、伊地知将史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