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提出2050年前实现脱碳化的路线图
2021/05/19
国际能源署(IEA)5月18日公布了为到2050年前在全球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路线图。提出立即停止对化石燃料的新增投资,到2035年停止销售汽油车新车等内容。国际能源署认为有必要到205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到约7成,要求各方采取具体的去碳化措施。
![]() |
在205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与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的国际框架《巴黎协定》所规定的“将工业革命以来的气温上升控制在1.5度以内”的目标一致。由于主要国家相继宣布要实现“净零排放”,为了配合11月在英国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届缔约方大会(COP26),国际能源署在此之前提出了具体的路线方针。
以典型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例,2020年燃烧燃料及工业工程的排放量为340亿吨。对提出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日美欧盟及宣布到2060年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中国等各国和地区的目标进行汇总后发现,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00亿吨。为了到205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到2030年需要将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0年减少约4成,降至210亿吨。
![]() |
西班牙的风力发电设施(资料,REUTERS) |
国际能源署主席比罗尔(Birol)发表声明称“实现(净零排放)很难,但可以实现”。要求各国政府采取强有力举措。
比罗尔还指出需要立刻停止对化石燃料的新增投资,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到3成,到2050年提高到约7成。将核能所占的比例增至11%,并使煤炭所占比例到2050年前比2020年削减9成。
随着向纯电动汽车(EV)转型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在2050年前发电量将增至现在的2倍以上。发达国家需要在2035年之前、全球需要在2040年之前通过引进可再生能源等,将电力部门的排放降为零。
在运输部门,纯电动汽车的普及成为关键。在新车销售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等所占的比例目前为4.6%,到2030年需要提高到6成,在2035年之前要几乎全部换成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车(FCV),而且不包括混合动力车。瑞典沃尔沃决定到2030年将全部新车换成纯电动汽车,美国通用汽车(GM)也决定到2035年将全部新车改为纯电动汽车。本田将在2040年之前将所有新车换成纯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车。
要实现2030年以后的减排,新技术的应用不可或缺。典型的技术有氢利用和将二氧化碳埋到地下或再利用的“碳捕获、封存与利用”(CCUS)技术。按照国际能源署给出的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路线图估算,将利用CCUS技术填埋76亿吨二氧化碳。
截至2020年的5年内的全球年均能源投资徘徊在2.3万亿美元,这一投资需要在2030年之前提高到年均5万亿美元。国际能源署认为,通过采取去碳化措施,化石燃料部门将减少500万人的就业岗位,但到2030年将新创造1400万人的就业岗位,并将世界经济增长率推高0.4个百分点。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竹内康雄 布鲁塞尔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