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能源企业JERA在台湾打造海上风电基地
2019/11/15
由东京电力控股和中部电力共同出资的日本JERA近日在台湾举行了海上风力发电场的完工仪式。2019年内还将参与输出功率达200万千瓦、全球最大级别的海上风电项目,在台湾构建一大海上风电基地。在以煤炭火力发电为主的亚洲,为了应对全球变暖,海上风力发电场的新建需求增强。以致力于推进产业振兴、在海上风电领域先行一步的台湾为中心,亚洲今后将成为该领域的主战场。
11月12日在台湾西北部苗栗县举行的海上风电项目“福尔摩沙1号(Formosa 1)”的完工仪式上,JERA社长小野田聪强调,“希望在这个引领海上风电的地方学习并实现增长,在日本等世界各地开展相关业务”。
![]() |
台湾苗栗县海域的海上风电(12日) |
福尔摩沙1号的输出功率为13万千瓦,将是截至2019年底台湾首个投入商业运营的海上风电项目,由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企业丹麦Orsted出资35%、JERA出资32.5%。
在台湾,JERA还向海上风电项目“福尔摩沙2号”(输出功率为37.6万千瓦,将于2021年投入商业运行)出资49%。此外还计划参与输出功率达200万千瓦、世界最大级别的海上风电项目“福尔摩沙3号”,目前正在就JERA向业务公司出资4成的方向进行协调。
福尔摩沙1号和2号的总事业费分别为1千亿日元和几千亿日元左右,力争2026~2030年投入运行的福尔摩沙3号的总事业费预计高达1万亿日元左右。该项目讨论实施项目融资,JERA的投资额被认为在1千亿日元左右。通过一系列的投资,该公司在台湾拥有的海上风电总发电容量约为100万千瓦,相当于1座核电站。
![]() |
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预计,在海上风电领域,到2030年之前全球将引入2.28亿千瓦的发电容量,达到目前的10倍左右,起到拉动作用的是亚洲。目前为止英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但在亚洲,除了将海上风电作为煤炭火力发电的替代电源外,预计随着经济增长,新设电源的需求也很大。
台湾蔡英文政府提出减少依赖核能发电的方针,计划2025年之前使海上风电的发电容量达到约570千瓦,相当于总发电容量的7%。此外还有意使台湾成为亚洲海上风电的核心基地。蔡英文在12日的完工仪式上表示,台湾吸收海外的技术和资金,成为亚洲海上风电的先驱。
关注台湾的不仅只是JERA。JXTG能源将与双日、中国电力等日企共同在台湾中部云林县海域推进海上风电开发。计划获得约30%的权益,2021年投入运行输出功率为64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场。丸红将与制造涡轮机等设备的多家台湾企业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在台湾西部建设输出功率为60万千瓦的发电场,向新公司出资30%。
其他海外企业也将目光投向台湾。Orsted正在计划9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项目。关于日本和欧洲企业相继参与台湾海上风电的情况,日本国内的电力相关人士认为,“台湾成为亚洲海上风力市场份额之争的战略布局”。
在日本,秋田县由利本庄市海域等4个海域被指定为可以在2019年内优先建设海上风电场的“促进区域”,民营企业最长可使用30年。丸红力争最早2022年在秋田县海域开始运行日本首个海上风电场。可以称之为日本海上风电前哨站的一系列动向将对海上风电今后在亚洲的铺开产生影响。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