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垃圾滞留在发达国家
2019/10/07
以发达国家为中心,越境流通的塑料垃圾无处可去的情况浮出水面。开端是此前作为“资源”接收塑料垃圾的中国改变态度,将其视为污染环境的“垃圾”而禁止进口。慌张的发达国家将塑料垃圾运往东南亚,但这也遭到反对,无法出口的部分滞留国内。各国将加快采取禁止一次性塑料产品和强化焚烧处理等对策,但此前依靠海外的后果很严重。全球的大型化工企业也开始采取对策。
日本环境相小泉进次郎9月11日在就任后首次记者会上强调称,将在应对海洋塑料垃圾的对策方面,积极向海外宣传日本的举措。这一发言考虑的是6月的G20大阪峰会。G20针对在2050年之前将污染海洋的塑料垃圾减为零的目标达成协议,世界的目光投向了塑料垃圾。
从资源到垃圾
塑料垃圾为何会迅速成为严重的国际问题呢?梳理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等的数据,会发现以发达国家为中心,各地有很多等待处理的塑料垃圾。
![]() |
中国2017年从全世界接收约700万吨塑料垃圾。这是因为塑料垃圾曾是成为服装和再生塑料的原材料的“资源”。由于中国方面的需求,2014年时美国出口约110万吨,日本出口约95万吨。
但在2017年底,中国因污染的塑料垃圾流入河流和海洋、加剧环境污染,决定禁止进口。结果,2018年美国塑料垃圾对华出口锐减至约4万吨,日本减至约5万吨。
![]() |
迅速成为新的出口目的地的是亚洲各国。美国采取了向马来西亚出口约20万吨等举措。日本也采取向泰国运送约19万吨等措施,但整体出口量未能达到近几年140万~160万吨的水平,2018年降至100万吨。无法出口的部分被认为滞留在日本国内。
令事态进一步加重的是东南亚也接连反对进口。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相继表明了返回已接收垃圾的意向。
处理技术不成熟
如果处理技术不够成熟,塑料垃圾即使只有轻微的脏污也无法回收利用。日本环境省指出,“即使在发达国家可以回收利用,到菲律宾等国却变成‘脏污垃圾’”。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的《巴塞尔公约》新增加了禁止出口脏污塑料垃圾的规定并将于2021年1月生效。
![]() |
菲律宾推进对塑料垃圾等进行分拣(资料图,菲律宾帕拉纳克市) |
日本有6成的塑料垃圾通过焚烧处理。东京农工大学教授高田秀重表示“推进(利用焚烧能量的)热能回收利用不利于应对全球变暖”。尚看不到大幅减少垃圾总量的头绪。
欧洲的塑料垃圾被认为有3成进行填埋,4成以上焚烧处理。欧洲议会3月提出禁止生产一次性塑料产品。美国有7成以上(2015年)采取填埋处理。中国不再接收的塑料垃圾转向其他亚洲国家出口,或者交给国内的处理设施。
全球大型化工企业也开始行动。7月约500名相关人士齐聚东京,成立了消灭塑料垃圾的国际联盟。三菱化学控股等日美欧各国化工企业建立了超过15亿美元的对策基金。
塑料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问题在于能否使塑料垃圾成为有价值的“资源”。茨城县笠间市的亚星商事将塑料垃圾清洗干净,加工成可以作为服装等产品原料的颗粒,8成出口到中国。该公司社长孙自强表示,中国国内的再生材料存在短缺,今后还将增加出口。
按照G20的协议,今年秋季将在日本召开塑料垃圾对策的事务级会议。各国在环境问题上也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塙和也、安倍大资、福井健人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