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成为各国核电争夺主战场
2016/06/13
印度南部马哈拉施特拉州的塔拉波核电站 |
西屋电气将于2030年内在印度新建6座核反应堆。发电量约为600万千瓦。总耗资尚未公开,预计规模将达200亿美元。
看好印度核电市场的不仅是美国。法国也与印度在2016年初达成一致,“将于2017年度在印度西部启动开发计划”。尽管尚未签署正式合同,这是西方国家时隔约40年在印度展开了核电竞争。此外,日本也于2015年底就签署日印核能协定“在原则上达成协议”,未来有可能向印度出口核能。
印度目前有21座反应堆运行,发电能力达到578万千瓦,居全球第14位。今后的核电扩大计划十分引人关注。计划到2032年增加约40座反应堆,发电能力提高至10倍以上。据国际能源机构(IEA)透露,印度的核电站新建规模将于2040年仅次于中国。
受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影响,发达国家的核电需求触顶。今后的主战场转移到新兴国家,而印度正处于主战场的中心地带。
印度发电量的70%依赖于火力发电。印度政府计划大幅提高目前仅占2%的核电比率,在增强发电能力的同时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核供应国集团(NSG)于2008年解除了对印度供给核技术与燃料的限制,随后美法两国在当年与印度签署了核能协定。这为印度引进高效进口反应堆铺平了道路。印度于2010年在国内施行的法律规定,核电制造商也将承担事故赔偿责任。因此,印度与外国企业的谈判陷入停滞。近期,印度批准了名为《核损害补充赔偿公约》(CSC)的国际准则,规定本国承担一定金额内的事故赔偿,超出部分由缔约国承担。印度正在努力消除外资企业的担忧,但仍存在国内法律与国际准则相矛盾的课题。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新德里 黑沼勇史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