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刹车成为汽车行业新战场
2014/04/23
![]() |
富士重工的“EyeSight”可以借助摄像头识别前方的障碍物 |
在LEVORG的订单中,EyeSight的配备率超过90%。但用于自动刹车的摄像头等的采购出现了滞后,富士重工表示“为了使量产体制达到万全,决定延期上市”。
EyeSight是日本国内自动刹车的先驱。在利用摄像头识别前方障碍物之后,可以自动启动刹车。在日本国内销售的“斯巴鲁”品牌车的购买者中,80%选择了EyeSight。为了避免失去消费者,稳定采购高性能核心零部件成为了课题。
可自主选择加装的自动刹车配件的价格为不含税10万日元。在改进之后,摄像头的视野扩大了40%,而且将有效刹车时速的上限从约30公里提高到了约50公里。可以识别彩色图像,易于确认前方车辆的刹车灯等。
自动刹车正在成为消费者选购汽车的新标准。丰田计划在2015年之前,在大部分车型中引进可提前探测突然出现的步行者,然后自动启动刹车的技术。例如去年上市的“皇冠Majesta”,90%消费者选择了搭载自动刹车的车型。
日产于2月上市的高级运动型轿车“Skyline”的新款车配备了一项惊人的功能,不仅可以探测前方车辆,还可以通过能从前方车辆下面穿过的雷达波探测前方第2辆汽车。这与Skyline属于不同模式,对于多功能运动车(SUV)“X-TRAIL”,65%消费者选择了自动刹车。
在小轻型汽车领域,大发工业也引进了消费者可自主选择安装与否的自动刹车配件,不含税售价5万日元左右。目前正在扩大消费者的范围。
自动刹车可以分为像EyeSight那样以立体方式识别物体的“摄像头方式”,善于识别远处障碍物的“毫米波雷达方式”以及价格比较低廉的“红外线激光器方式”3种。有些梅赛德斯·奔驰的高档车同时采用多种方式。
在用于自动刹车的零部件的量产技术等方面,欧洲零部件厂商具有领先优势。随着日本各汽车厂商开始标配自动刹车,海外零部件厂商也正在积极与各汽车厂商展开合作。
大型刹车制造商美国天和(TRW)计划今后3年里将在日本的技术人员增加50%,增至150人。并将与日本大型汽车企业展开合作,共同开发有望在2020年之前投入实用的自动驾驶汽车所用的零部件。将通过贴牌生产(OEM)提供车载摄像头和刹车等。
天和曾向日产的X-TRAIL和本田的小型多功能运动车(SUV)“VEZEL”供应以交换机进行操作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lectrical Park Brake)。目前对日资三大车企的销售额比例仅为约6%,今后计划加以提升。
汽车零部件巨头德国博世也将在日本销售已在欧洲销售的驾驶辅助技术。自2014年底起,将配合海外开始的车载摄像头量产,推出基于传感器的无人停车技术等。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