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在东南亚遇上关税麻烦
2013/11/20
|
日本政府已呼吁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尽快加以解决。同时将通过日本与上述两国都参加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敦促两国完善相关法律和遵守投资准则。
日本与泰国于2007年签署了经济合作协定(EPA)。丰田自2010年秋季起开始在泰国组装混动车“普锐斯”,并根据EPA以汽车零部件关税(平均10%)进行出口。2012年夏季,泰国海关厅通知丰田,称“(相关零部件)应以整车关税(80%)进行进口申报”。问题由此浮出水面。
![]() |
有分析认为,泰国政府的真实想法是“希望丰田更多在当地采购零部件”。不过,对于向泰国当地厂商采购工艺复杂的混动车“普锐斯”的零部件,丰田方面持谨慎态度。另一方面,有分析认为如丰田从泰国撤出,生产成本将增加,因此实际撤出的可能性也很小。
而在印度尼西亚,日本车厂商支付的关税高于正常水平的情况仍在持续。按照该国与日本签署的EPA,日本车关税原本应在今年1月从30.9%下调至20.0%,但实际上目前仍达到28.1%。印度尼西亚认为这是操作失误。日本经济产业相茂木敏充等在相关部长级会谈上曾多次敦促印度尼西亚加以修正,但印尼方面动作迟缓。日本厂商因此而产生的损失每年可达20亿日元。日本政府已转告印度尼西亚政府,“如果置之不理,日本可能向印度尼西亚政府追偿日本企业多支付的金额”。
此外,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称,柬埔寨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由,针对汽车等40种工矿业产品“任意征收了较高关税”。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统计,在东盟10个国家中,至少有6个国家并未遵守其与日本在东盟EPA中确定的优惠关税。
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和关税制度尚不完善。在东南亚,按照EPA改写关税表时,相关国家很多时候都要求日本进行确认。但实际情况是,由于伙伴国的关税表包括约1万个品种,全部确认非常困难,因此目前没有有效的应对举措。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