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布局新兴经济体一条龙生产
2013/07/25
![]() |
在印尼,丰田将在2016年之前新建年产能为25万台的发动机工厂,生产1.2~1.5升的小型发动机,满足今后新近投放市场的小型车的需求。目前,其在印尼主要生产多功能运动车(SUV)和微型面包车使用的排量在2升以上的发动机,因为小型车需求的增加,今后将提高小型车发动机的当地采购率。
丰田子公司大发工业也将重新调整现有生产线。调整后,将每年生产20万台左右由丰田和大发共同开发的面向大发汽车的新型小型发动机。
另外,丰田计划2016年之前首次启动在巴西的发动机生产。将生产面向新兴经济体的小型车“Etios”的发动机。产能预计为7万台。同时,丰田还将把在泰国的该类发动机的产能提高至7万台。预计总产能将超过原定的129万台的生产计划。
通过一连串的增产投资,丰田在新兴经济体的发动机产能有望达到260万台,将接近其在海外发达国家的生产水平。此外,在新兴经济体,零部件主要来自本地采购的车型也将达到7~8成。在北美这一比率将超过9成。丰田计划加紧削减在新兴经济体的生产成本,一方面将日本国内作为混合动力车等使用的高附加值发动机的生产基地,以在日本国内维持一定产能。
丰田集团2012年的全球销量为974万辆,位居全球首位。不过,在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某些地区,其市场份额不到10%。丰田已经提出将40%左右的新兴经济体的销售比例提高至50%的目标。通过完善在新兴经济体的生产体制来提高成本竞争力、从而稳固其全球销量首位的宝座。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