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汽车造假背后的焦虑
2016/04/25
违规行为始于2002年?
此次被曝光故意篡改燃耗数据的是三菱汽车生产的轻型车系列“eK Wagon”和“eK SPACE”、以及向日产汽车供货的“DAYZ”和“ DAYZ ROOX”。该公司在获取检测燃耗所需的数据的试验中,故意提取了使燃耗看起来更理想的数据。有证据显示,该公司至少在2002年以后,就开始在一部分车型上采用了不同于政府规定的做法进行测试。
(编者注:轻型车为日本汽车的一种规格,一般指排量在660cc以下,长宽高分别在3.4米、1.4米、2.0米以下的车辆)
![]() |
与日产合作的走向也将成为焦点(2013年联合开发车的发布会) |
在海外业务方面,三菱汽车2012年决定关闭欧洲生产基地,2016年决定关闭美国生产基地,业务锁定为东南亚、欧洲和俄罗斯。而在日本国内,专注于SUV和轻型汽车。由于雷曼危机以后的经济低迷,价格低廉的轻型汽车在日本市场迅速受到追捧。丰田也在2011年启动了轻型汽车销售,竞争日趋激化。
开发费不到丰田的10分之1
在2011年前后,三菱汽车的开发费被认为仅为每年500亿日元左右,是丰田的10分之1以下。为了对抗铃木、大发工业乃至丰田,该公司在2011年作出了与日产合作的决断。
![]() |
![]() |
在这样的情况下,比大发“Mira e:S”晚2年发售的正是此次的涉事车辆“eK Wagon”。目前,该款轻型车在三菱汽车约10万辆的日本国内销量中占到了60%左右,成为了其当之无愧的主力车型之一。也正因为如此,此次美化燃耗性能的问题才更显得严重。
随着“三菱集团御三家”持有的优先股完成注销,2014财年(截至2015年3月)三菱汽车实现了创历史新高的1181亿日元的净利润。就在此后,丑闻被曝光。三菱汽车不得不转为应付补偿问题。
三菱汽车目前拥有约4800亿日元的手头资金。在三菱集团内部有声音表示“经营不会马上陷入困难”。但是,占三菱合并营业利润99%(2014财年)的海外方面,有的国家已开始要求三菱汽车作出解释。
今后在查明原因的同时,面向用户的补偿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海外车企方面,德国大众因尾气造假被迫计提2万亿日元的对策费用,消费者对汽车审视的目光越来越严厉。如果涉及燃耗数据造假的车型出现扩大,三菱汽车的经营将不可避免遭受更严重的打击。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