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米市价下跌5%依然卖不动
2021/11/17
2021年出产的大米已开始全面进入日本零售市场。代表品种的平均市价比去年同期低5%左右。虽然批发商之间的交易价格以超过上年产大米的速度下跌,但跌幅小于2020年产大米(6%)。随着双职工家庭的增加,速食米饭的需求增加,而需要自己蒸煮的精白米需求在持续缩减。降价也卖不出去的局面十分明显。
![]() |
精白米即便降价也很难刺激消费需求(东京的一家超市) |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通过统计日本全国零售店销售数据的日经POS信息,调查了10月的大米平均零售价(经由特定批发商,5公斤袋装,不含税)。主要品种的平均价格为2008日元(约合人民币111.78元),比上年同期便宜106日元。
最大产地新潟县出产的“越光米”(没有特别指定县内产地的普通商品)为1970日元(约合人民币109.72元),同比下跌137日元(跌幅为7%)。宫城县出产的“一见钟情”为1596日元(约合人民币88.89元),秋田县出产的“秋田小町”为1741日元(约合人民币96.96元),价格均下跌6%。
![]() |
一位住在东京的女性职员(44岁)说:“虽然价格便宜了,但我只会按照需要的量购买精白米。因为是双职工,我们一直使用方便的速食米饭”。
新冠疫情导致外出用餐需求低迷,大米库存积压严重。2021年产大米的收成也与往年一样稳定,因此供求关系明显缓解。主要品种的批发商之间的交易价格比2020年产大米低6~27%。与价格下跌8~19%的2020年产大米相比,流通阶段降价明显。
采购价格下降成为零售价格的下行压力,而零售店对大幅降价持慎重态度。因为即使降价也未必能刺激消费,只会恶化盈利情况。
在新冠疫情下,外出受限,人们在自己家里吃米的机会增加。省去煮饭麻烦的速食米饭抓住了居家需求。速食米饭使用的大米种类很多,不仅有家用大米,还有商务用途等。
双职工家庭增多,现成米饭的消费增加。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在无菌环境下包装的速食米饭2020年的产量为19万7185吨。比上年增加8%,创下自1999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2021年1~9月也同比增长3%。
另一方面,精米却消费低迷。商品体积大,也被人们敬而远之。日本米谷稳定供应确保支援机构9月的调查结果显示,每人每月在家的消费精米量同比下滑7%。从3月起,连续7个月低于上年。
在市场缩小的背景下,零售店即使降价也难以确保销量。连锁超市Inageya的10月新米销售额同比下滑1成。即使单价同比下降4%,销量仍下跌6%。
某中小型超市10月的大米销售额同比下滑5%。但是,采购负责人表示“大米降价也卖不动”,对大幅降价持慎重态度。
现在的大米过剩是由新冠疫情这种特殊情况造成的,这也使定价机制变得困难。某家超市的采购负责人解释说:“2021年产大米如果极其便宜,即使收成不好或者需求恢复,2022年产大米的批发价上涨,也难以反映到零售价格中”。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