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农产品面临怎样处境?

2021/03/11


      日本东北地区是农林水产品的一大供应基地,目前总体农业产出额已经超过2011年3·11东日本大地震前的水平。不过,在发生核电站事故的福岛县,产品交易价格仍无法恢复到311大地震前的水平。在“风评被害”(指因揣测、传闻导致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物受到牵连和损害)的背景下,产地仍在为进一步宣传产品的安全性和开拓新销路做着不懈地努力。

    

          

      “一旦换成其他县生产的产品,就很难再换回来”,福岛县农产品流通科的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即使能够通过放射性物质检测来确保安全性,零售和物流等流通企业以及消费者的回流也非常缓慢。截至2018年,日本东北6县的农业产出额已经比地震前的2010年提高14%。灾后复兴乍看上去似乎很顺利,但仅就福岛县来说,产出额仍比地震前下滑9%。

  

      从价格低于日本全国平均水平的“价差”来看,福岛县与其他县生产的产品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越是消费者容易意识到“产地名称”的品类,这种情况就越发严重。

    

此前开拓的面向餐饮业的需求急剧减少(福岛县二本松市的米仓)

     

      典型例子就是大米。福岛是日本全国屈指可数的优质品牌“越光米”的产地,地震前在零售店里,福岛产米很受欢迎。但地震前一直与日本全国持平的福岛县浜通(沿海地区)产越光米的价格在这10年里连续下跌4~19%。日本农协(JA Group)的相关人士表示“在大米过剩时,最后剩下的会是福岛产大米”。在日本对大米总体需求减少的背景下,产地之间的品牌竞争更加激烈。日本各地纷纷投放新品种,互相争夺超市的货架,而以往的“强者”福岛却面临被挤出货架。

  

      福岛县并没有对这样的状况放任不管。该县利用大米的高品质,开拓了近年来需求不断增长的面向外卖和餐饮店堂食的用途。日本大米批发商表示“(福岛产大米)在商用大米中出类拔萃”,商用比例一度达到65%的日本全国最高水平。不过,眼下新冠疫情导致的餐饮需求减少对福岛大米构成直接打击。商业用途占9成的福岛会津的农业法人表示“销量还不到上年的一半”。

     

      牛肉价格也持续低迷。很多相关人士评价福岛产和牛“肉质跟其他县产和牛没有很大差别,品质很好”。但东京都中央批发市场的和牛腱子肉(A5·去势)的交易价格在3·11大地震后骤跌。2020年也比日本全国便宜10.6%。

  


      在受灾县中,拥有黑毛和种“仙台牛”的宫城县产牛肉价格比日本全国高5%,超过地震灾害前。日本食用肉批发商Niichiku的董事植村光一郎表示“福岛产牛肉在超市等难以像仙台牛那样打品牌”。

  

      克服流言的灵感之一来自于福岛县产青椒。在地震后的2011年,福岛产青椒价格一度降至比日本全国平均低2成,而2020年恢复至比全国平均价格高5%的水平。背后原因是采取了避开与其他县产青椒正面冲突的时期、抓住可以预测需求的时机的营销战略。

  

      起主导作用的当地农协(JA全农福岛)发现了夏季早供货的商机。该农协用塑料大棚遮盖生长期的幼苗进行保温,使生长比原来最大提前了3周。通过瞄准其他县产青椒全面供货前的间隙,确保了超市货架。该农协表示“因提前供应高品质青椒,得到了流通业者的信赖”。

  

      不过,对福岛县产的产品,中间批发商等流通商家仍心存疑虑。因此对于这些商家的意识改革也不可或缺。日本消费者厅2020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对购买福岛产品犹豫不决的人所占的比例已比2014年降低约9个百分点至10.7%。日本农林水产省食品流通课指出“消费者对福岛产品已经不再敬而远之,而流通方面的思路却出现了偏差”。日本一家大型大米批发商的高管表示“已经到了要好好卖福岛产品的时候了”。产地和流通商联手实现“真正复兴”的时代已到来。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