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尔:保卫欧元要做两件事

2011/12/08


       欧盟(EU)12月8~9日将在布鲁塞尔举行首脑会议,预计将就消除债务危机的措施达成协议。舆论普遍预测,欧洲中央银行(ECB)也将会配合首脑会议进程,在8日的理事会上做出追加宽松的决定。针对欧洲能否渡过这场危机,欧洲应走怎样的道路,日经新闻采访了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接受日经新闻采访
 记者:您对欧盟首脑会议有何期待?
 
布莱尔:这个星期对单一货币欧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周。我想挽救欧元是可以做得到的,但需要做出重大决断。我对欧元区的国家领导人,尤其是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德国总理默克尔担负的重大责任表示理解。尽管需要做出艰难的政治决断,但要保卫欧元有2件事是必须要做的。

   一是长期的财政稳定与财政合作框架及欧洲社会模式改革。第二是作为短期措施,欧洲央行和包括(德国等)债权国在内的整个欧洲都要为保卫欧元而行动起来。需要同时确定长期和短期措施。迄今为止,一直存在将短期措施和长期措施分开讨论的倾向,但两者都是必要的,并且是唯一的出路。

记者:欧洲社会模式改革是什么?

布莱尔:西欧各国基本上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随着社会、技术、人口动态的变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需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具体来讲就是指福利、养老金等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欧元区危机只是将需要加速改革的事情提到了表面,其实这些改革原本就是必需的。

记者:您如何看欧洲的未来。

布莱尔:我相信欧洲统一进程会继续进行下去。欧洲需要这样。统一的欧洲与其说是为了像以往那样维护(欧洲范围内)和平,不如说是为了在世界上保持欧洲的影响力。随着新兴国家的崛起,欧洲单个国家的力量相对下降。例如印度尼西亚的人口是德国的近3倍。从当今世界的现实情况来看,人口增加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有很强的关联性。看一下中国的情况就明白了。由于资本和技术是可以输入输出的,因此人口增长直接关系着经济的增长。巴西、印度尼西亚、中国、印度等将变得越来越大。欧洲需要通过作为一个整体来增强实力,这也符合各个国家的利益。


记者:许多英国人似乎对加入欧元持谨慎观点。

布莱尔:英国是一个人口不到6000万人的岛国。欧盟将给英国带来一个扩大影响力的机会。但从短期来看,英国也许不会加入欧元。欧元区和非欧元区这“两种步调的欧洲”是否会一直维持下去,现在还说不清楚。

   成为欧洲的一部分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在英国,以媒体为中心反对欧元和欧盟的观点确实根深蒂固,但这对21世纪的英国来说是一个不现实的政策。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单一货币欧元的走向,但欧洲成为一个整体增强实力是不容怀疑的。

记者:包括欧元区以外国家在内的国际协调也许做得还不够吧。

布莱尔:在世界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情况下,20国集团(G20)等通过协调为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指明正确道路,这一个明智的做法,应当坚持下去。中美关系尤为重要。我们现在不能再采取渐进性的办法,而应当推行“大手笔”的政策。为解决全球经济的均衡问题,需要在国际层面和国家层面上做出重大决断。

(记者 藤井彰夫)

 托尼·布莱尔简历:1953年出生。1983首次当选英国下院议员,1994年成为工党主席,在1997年的大选中提出重视市场经济的新工党路线而大获全胜,至2007年共担任英国首相10年。卸任首相后,曾作为欧盟总统候选人而受到关注,现在还参与中东和平谈判。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