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学院院长谈资本主义的未来
2013/05/07
记者:从雷曼危机中吸取的教训是什么?
![]() |
记者:“金融资本主义”有没有发展过头?企业经营是否脱离了实体经济?
诺瑞亚:目前经营者过于依赖金融动机。依靠股票和股票期权获得报酬的趋势已经持续了20多年,这滋生了泡沫。为了让眼前收益、股价以及自己的报酬最大化,经营者不计后果地提高负债,同时加大了经营风险。
利用股价来衡量经营成果是非常简单的。但是,短期股价走高并非衡量企业长期价值的最佳标准。如何进行改革,在进行企业经营评价时不过度依赖市场,这是今后的课题。
长期实现盈利并非正确答案。当季度业绩糟糕时,“业绩总会好起来,希望大家相信我们”的经营方式将促使纪律松弛。“我们比大家更加了解公司”等说辞经常被用作欺骗市场。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经营者都应该追求成果。
记者:对于华尔街,学生的意识是否发生了改变?
诺瑞亚:学生一度抱有金融业将持续增长的盲目自信,虽然不喜欢金融业,但为了追求高收入,还投身于金融业,这是非常危险的。如今学生对金融依然非常关注,但充满热忱。没有金融就没有资本主义,世界也在寻找值得信任的银行家。这将帮助充满热情的学生找到工作。
增长极遍布全球
记者: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政府承担重要职责的“国家资本主义”的优势成为了话题。您怎么看?
诺瑞亚:因为市场存在问题,就应该转向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想法是危险的。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固然很高,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市场是一把双刃剑,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思考如何正确发挥市场的作用,才是正确的做法,而改为使用一把钝剑则是错误的。
重要的是,企业应该与社会和政府构建一种建设性关系。企业创造价值,而社会由此得到好处。社会将以税金的形式从政府获得收入。政府将建立有利于发展商业的环境。从历史上来看,3者的和谐可以实现经济繁荣。
如果这一关系破裂,就将陷入恶性循环。如果企业贪得无厌,社会将无法获得好处。结果就会造成人们将敦促政府打击企业,而政府将通过限制等手段来打压企业。这就是一种相互批判的破坏性关系。
记者:您说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而21世纪则是“全球的世纪”,是什么意思?
诺瑞亚:在我进入哈佛商学院当教师的1988年,在课堂上涉及的企业经营案例的80%以上来自美国企业。不论是市场、企业,还是经营手法,很多都源自美国,甚至可以说美国经济决定了全球经济。而在目前,案例的50%以上来自外国企业。全球已经存在很多增长极。
美国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这是好事。中国和印度也正在走向繁荣,贫困阶层将不断减少。美国企业也在积极利用这种变化,竞相在不断增长的亚洲和巴西抢占市场。
而问题是,美国能否保持足已吸引企业的竞争力?据针对哈佛商学院毕业生的意识调查显示,回答"美国竞争力下降"的受访者超过一半。以员工医疗费为代表,美国企业的经营成本过高。
面对这样的问题,美国不能逃避,而是必须推进改革。我们对以雷曼兄弟等在危机中破产的企业进行了大量分析。同时还邀请了对哈佛商学院教育方法持批评态度的学者,以研究美国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赢家发生改变
记者:环顾世界,有没有您特别关注的经营模式?
诺瑞亚:我正在关注的是,刺激被称为“金字塔底层(BOP)”的低收入阶层需求的经营模式。以低廉价格提供现有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已经在新兴市场国家出现。
例如,印度从事心脏手术的纳拉亚纳•赫鲁达亚拉亚医院就是如此。通过提高业务效率,仅仅利用10%的费用即可进行与欧美相同质量的心脏手术,目前正在快速成长。这或许为解决西方国家医疗费高昂问题提供启示。
此外,我对通过承担环保责任来实现增长的革新型企业也很感兴趣。巴西自然派化妆品厂商Natura Cosméticos公司的经营战略也进入了哈佛商学院的课堂。尽管是新兴市场国家企业,但通过诉诸于人们的环保意识,成功获得了与具有品牌号召力的法国欧莱雅(L'Oréal)以及美国宝洁(P&G)相同的客户层。
记者:今后什么样的企业将取得成功?
诺瑞亚:这很难预测。我们20年前研究过日本索尼。之后还研究过诺基亚,再后来是韩国三星电子……。但很多人忘记了苹果公司。固执于今天的胜者是危险的。我经常要求学生,不断思考下一个优秀公司将是什么样的公司。
记者:您希望培养什么样的经营者?
诺瑞亚:哈佛商学院的使命是,培养给世界带来变革的商业领袖。而给世界带来变革的唯一方法是为社会创造价值。
如果以有道德的方法有节制地获取利益,即使赚到钱,人们也不会嫉妒。但商业领袖时常会忘掉这些,从而遭到社会的批评。我们通过危机吸取了教训。我们希望重新建立重视本来使命的学校。
重视学以致用
记者:除了将实际案例当做材料在课堂上讲授的“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之外,还引入了在全球商业一线提出经营战略和创业的“实地教学法(field method)”。
诺瑞亚:这种教学方法是在反思此前的商学院存在哪些不足的基础上产生的。案例教学法仅仅强调“知道”,而实地教学法则引入了“实践”这一要素。学生可以思考自己成为什么样的领导,尝试如何实践学到的知识。同时,目前是全球的世纪,还要尝试融入外国的文化。这2个手法属于相互补充的关系。
领导能力论泰斗——尼汀·诺瑞亚
出生于印度。1984年赴美国,1988年在哈佛商学院登上讲台。
在雷曼危机发生2年后的2010年,就任第10代院长。自1908年哈佛商学院创建以来,诺瑞亚是北美以外出身者担任院长的第一人。这同时被认为是世界经济从“美国单极时代”向“无极时代”过渡的象征。
就任后,通过对毕业生和教师的调查,诺瑞亚明确提出了重视商业伦理的观点。同时与各国企业展开合作,引入了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的“实地教学法”。
英国《金融时报》于1月将哈佛商学院排在了商学院(经营研究生院)全球排行榜的首位。同时,作为领导能力研究专家,诺瑞亚还被评为“全球对领导能力理论最具影响的人物”(美国《华盛顿邮报》)。现年51岁。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