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隈社长:中国汽车行业的机床需求旺盛
2022/08/30
乌克兰危机、各国加息、中国城市封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正在增加,作为“经济先行指标”的机床订单保持着坚挺。日本工作机械工业会(简称日工会)8月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订单额(确定值)已连续21个月超过去年同期数据,全年有望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就其中的背景原因和未来前景采访了日本大型机床企业大隈(Okuma)社长家城淳。
![]() |
大隈社长家城淳(爱知县大口町) |
记者:请介绍一下订单的情况和前景。
家城淳:3~6月的订单一直非常坚挺。与其说今后还会进一步上升,不如说这种“高原状态”会持续一段时间。我感觉复苏速度过快。日工会的统计显示,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的订单额相较于最高时(2018年的约1.8万亿日元)减少一半,降至9000亿日元。之后仅1~2年订单就增长到有望创历史新高的水平,速度太快了。
记者:机床订单的增减总是反反复复,一般会以怎样的速度恢复?
家城淳:需要3~5年的时间。此前给人的印象是从底部一度恢复,经过横向波动之后,再次上升迎来高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到2023~2024年,需求不会下滑,但可能会有稍微下降的时候。之后到2024~2025年,可能会再次迎来真正意义上的高峰。
记者:可能会在什么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下滑?
家城淳:自动化的需求很大,机器人、工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也非常多。作为其零部件的减速器、液压设备、空压机、泵的需求也非常多,因此机床会增长。但对半导体等领域的投资会受到多种循环周期的影响。考虑到采购问题长期化和延迟需求趋于平稳,到2023~2024年,需求可能会稍微稳定一些。
记者:各国加息是否对机床订单有影响?
家城淳:(7月的时候)并未对机床的洽购造成影响。可能有的企业需要在投资判断上花费较长时间,但加息不会阻止自动化、半导体、脱碳化等本来就有的需求。反过来说,对于各机床厂商来说,能否提出可帮助企业做出这种判断、促进企业增长的方案,变得更加重要。
比如,现在有一些类似于专家能手的人,在工厂的生产线中对产品的加工和尺寸精度偏差进行调整,但从事熟练操作的人正在逐渐消失。技术丧失的风险摆在眼前。必须以人工智能(AI)来代替技术,使各台机器实现智能化,这样的需求比过去更加重要。
记者:各个国家和不同行业的需求动向如何?
![]() |
大隈的总部工厂(爱知县大口町) |
家城淳: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的机床需求旺盛。绝大部分都是纯电动汽车(EV)。在中国,不管是零部件加工机床还是模具加工机床,纯电动汽车都大幅提高了份额。风力等可再生能源相关领域也存在坚挺的需求。美国的汽车和半导体领域的需求十分强烈,这些汽车也都是包括混合动力车(HV)在内的节能车。中国的订单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日本则只有7~8成,背景原因是汽车领域的需求尚未完全恢复。
记者:贵公司正在讨论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扩大生产,在中美矛盾激化和日元迅速贬值的情况下,增加海外产量是否存在弊端?
家城淳:出于经济安全保障的考虑,高科技机床都在日本生产。海外方面会保持一定的平衡。
记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井泽真志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