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汉姆·阿里森谈中美该如何避免战争
2018/02/24
东西冷战后“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出现动摇。特朗普执政的美国强化内向姿态,在此背景下,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安全保障领域的存在感出现增强。隔着太平洋对峙的两个大国能够共存共荣吗?对此,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采访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拉汉姆·阿里森(Graham Allison)。
记者:您使用“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警告中美面临着爆发战争的危险。
格拉汉姆·阿里森:记录雅典与斯巴达战争的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新兴国家威胁到霸权国家地位之际,将陷入危险的状态。即使是平时容易处理的事,在这种状态下,一方感觉有必要做些什么,对方也认为不得不加以应对,最终一不小心发展成战争。
![]() |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拉汉姆·阿里森 |
我们对过去500年的历史进行研究发现,新兴国家对霸权国家的地位构成威胁的事例有16件,其中有12件发展成战争。虽然不能因此断定中美战争不可避免,不过根据历史经验来看,中美的情况极为危险。
在朝鲜的挑衅和东海、南海等问题上,第三国的行动和事故可能导致事态升级。现在需要做的不是忙着悲观,而是拿出避开陷阱的想象力和适应力。
记者:中国似乎要求与国力相符的地位,认为美国应该做出让步。
格拉汉姆·阿里森:美国人在本国是世界第一大国的环境下长大,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一旦出现挑战者,就会认为这是在挑战应有的秩序。霸权国家总是这样想。
美国让中国跟随基于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通过市场经济和民主化取得成功的日本和德国。中国则认为我们与美国开战也不会输,在亚洲拥有4千年的统治地位的中国已经再次强大,美国应该让步。围绕世界秩序的应有方式,中美的想法存在冲突。
认为中国变得富强后,国民将要求自由,政府将更加民主的想法过于单纯。中国将采用中国方式,而不是美国方式。在去年秋季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明确否认中国将成为欧美式的国家。对于自己的管理模式愈发自信。
记者:您认为怎么做,中美才能避免冲突?
格拉汉姆·阿里森:首先必须认清现状。崛起的新兴国家成为霸权国家的竞争对手,产生了危险的状况,这是现实。在这种状况下需要的是超凡的想象力和适应力。应该学习历史,了解过去政府曾犯下导致战争爆发的错误以及有助于避免战争的行动。
曾经的霸权国家英国在美国崛起之际曾区别对待重大国家利益和既得利益。此外还能从东西冷战中学到经验教训。第2次世界大战后,当时的苏联成为与美国竞争的新兴势力。美国确立了西方的同盟体制、马歇尔计划和国际金融体制等冷战战略,40年后不动一兵一卒就胜利了。
记者:美国曾以封锁战略对付苏联,但是否应敦促中国参与国际秩序构建?
格拉汉姆·阿里森:不能简单复制冷战等过去的案例,必须研究经验教训,使之切合现在的状况。中国已在经济方面与各国形成密切联系,无法像苏联那样将其排除在国际经济体制之外。另一方面,拉拢中国,使之成为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普通成员这一想法也缺乏现实意义。
必须发挥想像力加以思考,以找出某种方法。不仅是美国,包括日本等友好国家在内都需要思考。例如日本在没有美国的情况下推进跨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这将成为针对中国的牵制手段,因此这是很好的想法。
现在的国际秩序在过去70年里没有给大国间带来战争,但无法再像过去那样维持下去。目前处在新兴市场国家威胁霸权国家地位的状况下,此外,特朗普总统正试图减少美国的领导作用。正因为如此,需要对美国领导能力构成补充的日本这样的国家。
记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刀祢馆久雄
格雷厄姆·阿利森(Graham T.Allison):美国政治学者。曾在克林顿政权担任国防部助理部长。著作有《决策的本质》和《注定一战:美国和中国能否逃脱修昔底德陷阱?》等。现年77岁。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