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投资家罗杰斯眼中的中国

2012/06/21


     在国际对冲基金领域声名远播的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69岁)离开故乡美国移居新加坡已有5年时间。在此期间,雷曼危机和欧洲债务问题等源于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此起彼伏。对此罗杰斯有何观察?

  罗杰斯将自己的家建在了从城市中心驱车15分钟、各国大使官邸林立的高档住宅区。自从踏入投资世界以来,罗杰斯一直将大本营设在纽约,而2007年则移居此地。

  “19世纪看英国,20世纪看美国,而21世纪则是中国的时代。这是显而易见的。”

  罗杰斯决定迁居的第一大理由是“为了2个小女儿的未来着想”,称作为父亲能够留下的最大财富是让女儿学会中文。当初罗杰斯曾经考虑迁居北京或上海,但那里环境污染太严重。与此相反,新加坡却绿荫环抱,而且是非常罕见的同时使用英语和中文的多语言国家。罗杰斯认为新加坡“生活环境好,而且处在不断增长的亚洲的中心位置”。

  “中国有很多问题。但中国的经济政策与欧美比起来算好的”。

  由于受中国最大出口目的地、欧盟(EU)的经济持续混迷以及股价不断下跌等影响,很多观点都在担心中国经济出现放缓。对此,罗杰斯说:“作为投资者,从未相信过政治家和官员”。

  即便如此,罗杰斯对中国政府的政策仍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中国政府在实现房地产泡沫软着陆的政策和管理充裕的外汇储备等方面提高了危机对应能力。称“与一味试图通过大量增发美钞来解决问题的美国当局相比,中国政府更具有预见性”。

  “目前最为关注的国家是缅甸。而印度局势比较严峻。”

  虽然对发达国家经济前景持悲观态度,但罗杰斯并不推荐买入所有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罗杰斯曾经频繁从新加坡前往距离很近的缅甸进行实地考察。虽然对缅甸的投资手段仍然不多,但缅甸“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勤劳的国民和丰富的资源。发展条件优越,具有投资潜力”。

  另一方面,罗杰斯对于与中国一样拥有庞大人口的印度的评价却比较苛刻。罗杰斯认为印度面临着经常项目赤字和财政赤字等问题,经济基本面(经济基础条件)不容乐观,并称“官僚的腐败程度是全球最严重的国家,政治的力量也弱。前宗主国英国只随便划定了边界,印度欠缺作为国家的统一性,而且原封不动继承了英国糟糕的地方”。


  罗杰斯曾经驾驶摩托车进行环球旅行。他说:“要让我选择在一生中最想去的一个国家,那毫无疑问是印度”,但在印度“难以通过投资和商业获得收益”。

  “最重视的是商品投资。其中农业将是今后的增长领域。”

  罗杰斯在从对冲基金管理人转为个人投资者以来,很少提及自身资产规模的详细情况,但罗杰斯表示“在我的投资组合中,股票的比重微乎其微”。

  “我虽然投资了黄金和白银等几乎所有大宗商品,但最有希望上涨的则是粮食”。罗杰斯认为,在20世纪以来农业的重要性存在着过度低估,同时面临着投资不足问题,称“虽然纽约的投资银行家曾得意洋洋地驾驶奔驰车招摇过市,但今后能够带来收益的则是耕种机”。罗杰斯曾在雷曼危机爆发的1年前就预见到投资银行将出现倒闭。

   “希腊已经处于破产状态,仍然存在将来被迫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即便如此,欧洲的财政状况仍然好于美国。”

  以希腊危机为转折点,到目前欧元贬值与美元升值的趋势仍在持续,但罗杰斯对这种趋势的中长期走势持怀疑态度。欧元区陷入困境的国家归根到底是欧元区边缘国家,核心的德国仍然毫发无损。“而在美国,联邦政府自不必说,加利福尼亚和伊利诺伊等核心州均已处于破产状态”。虽然各国退出欧元区等问题导致的暂时性混乱可能无法避免,但“从长远来看,欧元对美元将重新走强”。


  “日本是我非常喜欢的国家,不过前景非常严峻。因为日本面临着规模巨大的债务和少子老龄化问题。”

 虽然在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不少发达国家出现少子老龄化趋势,但罗杰斯认为“日本起决定性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吸引移民完全持消极态度”。

  在去年的东日本大地震后,罗杰斯对日本股票进行了少许增持。不过罗杰斯仍然表示,“尽管日本人不承认厌恶外国人,但外国人认为‘日本人厌恶外国人’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佐藤大和 新加坡报道)

   吉姆·罗杰斯:对冲基金先驱者


相关报道

他,坚决卖空中国

吉姆·查诺斯:在现代经济体系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构造像中国那样畸形。中国应感谢希腊,正因为欧债问题,才使中国的问题得以避免暴露。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