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中国走向软着陆
2012/05/08
![]() |
德意志银行的中国首席经济师马骏 |
记者:您如何看中国今年的经济前景。
马骏:中国经济将走向软着陆。预计今年GDP增长率在8.5%左右,物价上涨率为3%~3.5%(上一年为5.4%)。与前几年经济增长持续保持在10%左右相比,经济过热的局面得到控制,这会使经济更加健康。
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出口。尽管出口增速在今年一季度回落到7%左右,但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恢复到18%。通过日美欧等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可以看出,中国的出口即将迎来复苏。
记者:以欧洲形势为首,世界经济似乎仍存在诸多风险。
马骏:欧洲预计今年为0.5%的负增长。但日本地震的灾后重建需求会产生一定效果,日美经济复苏估计要比原来设想的更好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欧洲的不利影响。欧洲大概还会受困于债务问题,但不大可能陷入08年金融海啸式的危机。欧洲政府部门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经根据以往的教训认识到,在事态恶化之前采取措施提供大量流动性等是非常重要的。眼下欧洲仍面临着西班牙国债利率上升等问题,但今年采取的对策肯定会更迅速、规模更大。
记者:有观点担心中国经济有失控的危险。
马骏:汽车与电子产品等的消费出现下滑、由于政府调控而使得房地产市场继续降温等,这些都是短期性的担忧。我的意思并非没有丝毫问题。但中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问题所在,估计追加的政策措施将在今后产生效果,经济将会持续扩大增长。
住宅销售也在开始复苏。银行对购买首套住房的人员放宽贷款条件已经产生效果。金融机构的贷款在进入3月份后出现了增长,这一点也非常重要。政府已经认识到筹集基本建设投资资金的重要性,这一趋势今后很可能还会持续下去。
记者:中国的金融政策的走向如何?
马骏:中国的金融政策预计还会继续以宽松为基调。估计一季度平均每月新增银行信贷恢复到了8000亿元左右。二季度大概还要进一步增长,基本建设与公共住宅建设将会很容易筹集到资金。但另一方面,一季度的财政支出同比增加约30%。这些资金实际要在二季度才真正投入使用。从金融和财政两个方面都呈现出宏观经济环境开始宽松的局面。
记者:日美欧各发达国家正继续采取金融宽松政策。其副作用是通胀压力上升。
马骏:发达国家的金融宽松导致中国通货膨胀已经成为过去。目前的通货膨胀率已经控制在3%左右,估计这种局面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其依据是食品价格继续保持稳定,同时商品批发价也在过去半年多时间里维持不变等。今后几个月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因此降低通胀压力,会给政策留下较大的选择范围。
但在全球持续提供流动性的局面下,欧洲经济也有可能在下半年开始复苏,从四季度前后起,也许还会有一些担心通胀。
记者:中国的汇率和股市走势将如何?
马骏: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速度估计会比之前放缓。很难再像过去几年一样,年上升5~7%。由于中国的贸易顺差持续缩小,因此今后年率最多上升3%左右。
中国股票市场前景看好。如今国内外的投资家都担心中国经济硬着陆,市场心理趋于疲软。但是,大家还没有意识到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追加措施,如果像我预想的低通货膨胀率下实现经济复苏,下半年股市就会出现反弹。目前中国股票和之前相比价格较低,这点也是利好。
(本文由日语翻译而成)
马骏简历:
德意志银行的中国首席经济师。此前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高级经济专家、中国政府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研究员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