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形状(200)京都最好的纪念品
2020/12/16
日经中文特约撰稿人 张维中:这几年的旅行早已不太买什么纪念品。旧地重游也不再去太多的观光名胜景点,只想挑几间咖啡馆,有些是特意计划去的,有些则是途中不经意发现的,在那儿悠闲的呆上一个午后,其实就感到非常满足。
![]() |
“Café Bibliotic Hello!”(张维中摄影) |
最近这趟京都之行,完全没买任何土产回家,带走的只有随手拍下的照片,以及咖啡馆的回忆。除了意外收藏到在地朋友介绍的“烟囱咖啡舍”之外,还有两间咖啡馆,则是在行前就一直期待前往的。一间是“STUMPTOWN COFFEE ROASTERS”;另一间则是“Café Bibliotic Hello!”,两间咖啡馆的身世与风格截然不同,仿佛让我感觉明明身处在同一座城市里,却同时拥有了两种迥异的旅途情绪。
![]() |
STUMPTOWN的热拿铁和甜点(张维中摄影) |
STUMPTOWN来自美国波特兰(Portland),是一间洋溢着美式文青风格的咖啡馆。几年前我到访纽约,住宿在曼哈顿Ace Hotel时与它首次相遇,对香醇美味的热拿铁,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波特兰、纽约之外,STUMPTOWN也于洛杉矶、芝加哥和纽奥良设点。京都店,则是海外的第一间。不选择东京或大阪,而是落脚于京都,事实上是这些年不少国际品牌的咖啡店都在尝试的决定,这足以瞥见京都咖啡店(或广义的包含喫茶店)文化的兴盛。STUMPTOWN选择在京都开店,除文化因素之外,另一个原因是跟着Ace Hotel进驻。1926年建造的旧京都中央电话局建筑“新风馆”,经过隈研吾设计改造成为京都Ace Hotel,旧里翻新,散发独特的优雅风情。
STUMPTOWN位在饭店大堂一楼,其极简俐落的室内设计,对比新风馆的存在可谓相得益彰。我非常喜欢京都店的空间感,甚至超过纽约Ace Hotel店。建议一早就来并避开周末,才能悠闲自在。特别钟爱在店里稍高处俯瞰全店风景的位置,啜饮着热拿铁,点一份由日本甜点名厨正野由博监制的点心,看书,也看人。
另一间这次纳入心头好名单的咖啡馆,是位于二条通,在京都御苑和京都市役所之间的“Café Bibliotic Hello!”咖啡店。抵达这间店,首先一定会被门前几株高耸的香蕉树吸引目光。香蕉树是店主从以前工作处带来的树木,随时光挪移而成长,如今像是门神似的矗立着,成为Bibliotic Hello的象征。不只门外,室内也随处见到绿色植物,很南国的风情,不过,建筑本身却是相当传统的两层日式木造楼房。木质色调的桌椅和梁柱,流淌着沉稳的“大人感”气息,搭配茂密绿树的点缀,替怀旧的空间添加了新鲜的生命力。
![]() |
“Café Bibliotic Hello!”是京都“Book Cafe”的代表之一(张维中摄影) |
咖啡馆的气氛也很文青,是京都“Book Cafe”的代表之一。推开门走进店里,就能看见从一楼穿透到二楼,一整面高耸的书墙。虽然称不上是专业分类的选书,但大致上一楼以烹饪、建筑书为主,二楼则放置杂志,同时是出租的画廊空间,常不定期举办艺文展览。
这个下午,我点了份美味的巧克力甜点,搭配手冲咖啡,一边品尝一边写着明信片,希望把这一刻片光片羽的美好气氛,拓印到文字中,捎给无法出国旅行的友人。
我拿下耳机,决定不听音乐。侧耳倾听隔壁男孩们的聊天,想像他们言谈中的另一种人生。我喜欢这种谁也不必认识谁,却在一个空间集合的缘分。如果每个人都自带磁场,谁知道是否坐在隔壁的人,会不会默默地相互影响呢?
在咖啡馆里,我们都是过客,在某个午后从这里交叠了短暂的时光,然后咖啡饮尽以后,离开店,各自又走向不同的目的地。
不带走什么,只因咖啡馆空间沉浸的感觉,已是最好的纪念品。
![]() |
张维中 简历
台北人,现居东京。在台取得文学硕士后,08年来日。早稻田大学别科、东京设计专门学校毕业。现于东京任职传媒业。大学时以小说踏入文坛。近作为散文《东京直送》、小说《代替说再见》、游记《日本小镇时光》等书。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