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形状(197)黑矶SHOZO Street:那须塩原的小镇之旅
2020/11/04
日经中文特约撰稿人 张维中:虽然最近在一份由日本人票选的全国都道府县2020年魅力排行榜中,枥木县“不幸”敬陪末座,但我想对于熟悉日本各个角落的台湾人而言,肯定是要跟枥木县民站在同一阵线大抱不平的。毕竟喜欢奈良美智的粉丝们,都愿意舟车劳顿跑一趟“N’s YARD”了,怎能否认枥木县的存在感呢?枥木县的美好,只要对日本有爱,就知道值得深入探索。
![]() |
“SHOZO Street”(枥木县那须塩原市,张维中摄影) |
因为一趟探访“N’s YARD”奈良美智美术馆之行,我同时认识另一处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那是个名为“黑矶”(KUROISO)的小镇。黑矶位在新干线上那须塩原站的下一站,只有地方线电车通行,大概人口五、六万人,是座地广人稀的乡间小镇。以前曾经有“黑矶市”的存在,后来在2005年废除,被合并至“那须塩原市”内。现在很多人知道黑矶,多是因为“N’s YARD”的缘故,但其实我在美术馆落成的好多年前,就已经知道这个地方。曾经偶然买过一本杂志,其中单薄的几页介绍了这地方,虽然篇幅少,但极度吸引我的目光。原因是黑矶有一条街道聚集着许多看起来风情独具的咖啡店、面包坊、食堂与选货店,简直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场景。终于在多年以后,搭配“N’s YARD”之旅而成行。
这条街道名为“SHOZO Street”(SHOZOストリート),从黑矶站徒步约十分钟左右即可抵达,其实是属于“板室街道”的一部份。在尚未抵达“SHOZO Street”的沿路上,周围的风景就是非常标准的日本乡间小城的气氛,实在难以想像十分钟后,会迸出一条聚集着这么多潮流店家的景点。从餐饮、服饰首饰、生活用品、设计杂货到旅店,涵括各种类型的店家主要约有十八间,自路口第一家的“PUZZLE”开始到最后一间“BAR Calavera”为止,在“SHOZO Street”上一字排开,形成联盟型态的地域性商店街。这里的店家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多半采用原本已荒废的空屋、仓库或铁皮屋等重新改造装潢,变身成为一幢幢独栋的店家。一般来说,日本乡间因为人口外流至都会,再加上少子化,开店者多半都高龄化,但在黑矶“SHOZO Street”的这些风尚小店,投入工作的都是青年。在时间缓慢的小镇,斑驳老旧的情调,却因为这些店家而散发出年轻活力的气息,在日本小镇之中,实属特别。
![]() |
“1988 CAFE SHOZO”(张维中摄影) |
“SHOZO Street”最出名的一间店,是这间名为“1988 CAFE SHOZO”的咖啡馆。是的,你注意到了,SHOZO这个字,正是从这间咖啡馆而来的。1988年CAFE SHOZO改造这栋二层楼的老楼房,开设这间结合咖啡馆、甜点屋、杂货及画廊的据点。因为自家烘焙咖啡豆相当出名,从此被誉为日本咖啡迷必拜访的圣地。黑矶也同时因为“1988 CAFE SHOZO”的闻名,渐渐吸引更多店家的进驻,于是才有了现在这条飘散着浓郁文青气息的“SHOZO Street”。
我喜欢这间咖啡店二楼座席区的色调。室内刻意调暗的光线,让窗外自然的日光成为空间的一部分。每个座位上的台灯,在木质的桌上打出一圈柔和的光晕,仿佛慵懒得让人更加放松身心,品味一份甜点,啜饮一杯咖啡。
“1988 CAFE SHOZO”在东京青山其实亦有分店,名为“SHOZO COFFEE STORE”。如果真的无法抽空前往那须黑矶,但又想尝尝咖啡豆和现烤糕点的美味,那么到访青山店铺倒也是一种聊慰。
![]() |
张维中 简历
台北人,现居东京。在台取得文学硕士后,08年来日。早稻田大学别科、东京设计专门学校毕业。现于东京任职传媒业。大学时以小说踏入文坛。近作为散文《东京直送》、小说《代替说再见》、游记《日本小镇时光》等书。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